中医古籍
  • 黑丸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黑丸子别名

    和血定痛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

    白蔹500克(焙)白及120克(焙)南星180克(焙)芍药300克(焙)土当归120克(焙)骨碎补240克(焙)川乌90克(焙)牛膝180克(焙)百草霜300克 赤小豆500克

    制法

    上药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和血定痛。治打扑伤损,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风疾四肢疼痛,筋痿乏力,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用煨葱、酒或茶送下。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重订严氏济生方》:黑丸子处方

    乌梅肉7个 百草霜22克 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 巴豆(去壳并油)2枚 半夏(汤泡七次)9枚 缩砂仁3~7枚

    制法

    上为细末,和匀,用薄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消食去积。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成心腹疼痛,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

    用法用量

    每次服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或姜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卷七:黑丸子处方

    干姜 百草霜各30克 木馒头60克 乌梅 败棕 柏叶 乱发各37.5克

    制法

    上七味各烧灰存性,再加桂心9克,白芷15克,俱不见火,同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痔漏下血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丸。用之累验。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七《济生》卷四:黑丸子处方

    乌梅肉7个,百草霜3分,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巴豆(去壳并油)2枚,半夏(汤泡7次)9枚,缩砂仁3-7枚。

    制法

    上为细末,和匀,用薄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或心腹疼痛,及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脾胃怯弱,饮食过伤,留滞不化,遂成下痢。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送下,姜汤亦得。更看虚实,增损丸数。或因食生冷鱼脍等,用治中汤送下亦得。

    摘录《济生》卷四《名家方选》:黑丸子处方

    合欢霜5钱,沉香1钱,木香2钱,黄连4钱,熊胆3钱。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以熊胆为衣。

    功能主治

    积气虫癖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

    白汤送下。

    摘录《名家方选》《朱氏集验方》卷六引黄伯材方:黑丸子处方

    乌梅3个(去核,焙干),生半夏大者5个,杏仁5粒(去皮尖,面炒),巴豆20粒(去油,存性)。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长幼积滞。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引黄伯材方《杨氏家藏方》卷五:黑丸子处方

    黑牵牛、天门冬(去心)各等分(生用)。

    制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胸膈痞塞,心腹坚胀,气积气块,及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温熟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得效》卷七:黑丸子处方

    干姜1两,百草霜1两,木馒头2两,乌梅5分,败棕5分,柏叶5分,油发5分(各烧灰存性,再入后药),桂心3钱,白芷5钱。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年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得效》卷七《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黑丸子处方

    当归4分,细辛3分,附子(炮)3分,干姜3分,胡椒(汗)3分,盐豉2合,巴豆10枚(去皮,炒),狼毒(炙)1分,杏仁(去皮,炒)10个。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胡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水癖。

    用法用量

    每服3丸,1日1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理伤续断方》:黑丸子别名

    和血定痛丸

    处方

    白蔹1斤(焙),白及4两(焙),南星6两(焙),芍药10两(焙),土当归4两(焙),骨碎补8两(焙),川乌3两(焙),牛膝6两(焙),百草霜10两,赤小豆1斤。

    制法

    除星、芍、归、补、膝、豆用土产者,草霜釜上取,共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打扑伤损,驴马跌坠,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一切风疾,四肢疼痹,筋痿力乏,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外感风寒,肢体作痛,流注膝风。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用煨葱酒或茶任下。

    注意

    孕妇莫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名家方选》:黑丸子处方

    莪术5钱,合欢4钱,木香2钱,黄连3钱,熊胆3钱(或减半)。

    制法

    上为细末,四味面糊为丸,乃以熊胆为衣。

    功能主治

    积气虫癖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

    白汤送下。

    摘录《名家方选》《普济方》卷三九四引《灵苑方》:黑丸子处方

    山茵陈半两,蜀升麻半两,常山半两,芒消半分,麻黄(去节根)1两,官桂(去粗皮)1分,附子1个(烧黑留心)。

    制法

    上为极细末,旋炒1大钱,入杏仁2粒(去皮尖,灯烧黑存性),巴豆○粒(压去油),寒食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大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退热,定吐逆兼除食伤。主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吐不止,茅根竹叶汤送下;热攻泻血,蜜炒生姜汤送下;若吐血、眼眦出血者,生油、冷酒送下;伤寒手脚心冷,冷茶清送下;失音,竹沥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引《灵苑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香附(便制)2两,丹皮2两,川芎(酒炒)2两,延胡索(炒)2两,归身(酒洗)2两,生地(姜汁炒)2两,白茯苓2两,赤芍药(酒炒)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经脉不调,湿气白带,腹痛胃弱。用法用量每50丸,空心滚水送......
  • 处方大附子1钱,川乌1钱,草乌1钱,雄黄5分,朱砂5分,红砒4分,硫黄3分,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紫、白癜风。用法用量用鸡子清调稀,浆小麻布手中2条,阴干,用河水、姜汁、米醋3味,和1处,以药手中蘸湿擦患处。待行动汗出时擦之。夏月......
  • 处方青葙子1两,决明子(炒)1两,葶苈子(炒)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茺蔚子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洗,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肉桂(去粗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泽泻1两,防风(去......
  • 处方琥珀(别研)半两,没药半两(研),赤芍药半两,当归(酒浸,去芦)半两,细辛(去叶)半两,硇砂半两,龙骨、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血晕。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醋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四八......
  •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八宝丹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 珍珠6克 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石1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广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摘录《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疡医大全》卷九:八宝丹处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