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连犀角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黄连犀角汤别名

    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

    黄连3克(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9克 青木香1.5克

    制法

    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

    清热杀虫。治伤寒及诸病之后,下部生疮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回春》卷二:黄连犀角汤处方

    黄连、犀角、乌梅、木香、桃仁。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伤寒狐惑。唇口生疮,声哑,四肢沉重,恶闻食气,默默欲卧,目闭,舌白,面目间黑色,变易无常。虫蚀下部为狐,而唇下有疮,其咽干;虫蚀其脏为惑,上唇有疮,声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二《医学纲目》卷三十二:黄连犀角汤处方

    黄连半两,犀角1两,乌梅7个,没药1分。

    功能主治

    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匿虫)出下部者。

    用法用量

    水2大盏半,煎至1盏半,分3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二《外台》卷二引《深师方》:黄连犀角汤别名

    黄连解毒汤、黄连犀角散、清热黄连犀角汤

    处方

    黄连1两(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3两,青木香半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伤寒及诸病之后,虫蚀脱肛及狐惑病。伤寒及诸病之后,内有疮出下部烦者。狐惑,咽干唇焦,口燥热盛。肛门生虫下脱,脉数者。狐惑病,咽干声嗄。

    用法用量

    黄连解毒汤(《治痘全书》卷十四)、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清热黄连犀角汤(《麻疹阐注》)。

    注意

    忌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犀角清心胃之火以及肠,黄连清心脾之火以及肛,木香调气醒脾胃,乌梅杀虫收脱肛。为散连滓,以诱入虫口也,使蓄热顿化,则肠胃肃清而虫自不生,亦无不化,肛门焉,有下脱之虞?此清热杀虫之剂,为虫蚀脱肛之专方。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麦门冬(去心)、石韦(去毛)、五味子、茯苓、菟丝子(酒渍)、干地黄、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益颜色,久服令人耐老轻身。主男子虚羸七伤。用法用量食后以饮服方寸匕,1日3次。二十日知,三十日自任意欲行百里并得。注意忌大酢、生葱、芜荑......
  • 处方椒红8两,甘菊花7两,大附子5两,旋覆花5两,苍术(米泔浸,去黑皮)4两,决明子3两,芎2两,紫巴戟(去心)1两。制法上为末,枣肉和,再杵300-500百,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暖元脏,明目,去风毒。主眼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
  • 处方枸杞1斤(分作8分,先用酒润透,1用蜜拌,1用乳拌,1用青盐拌、1用黑芝麻拌,1用川椒拌,1用小茴香拌,1用独活拌,1用菖蒲拌,俱用3钱,各炒,须不变红色为佳,若变黑色便不效)。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稍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肾两......
  • 处方白茯苓2斤半(须皮光结实者,去皮,打碎如枣核大,分为8制),黄耆6两(切片,水6钟,煎3钟,煮茯苓1分,干为度),肉苁蓉4两(酒洗,去筋,水6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人参6钱(水5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甘枸杞6两(水8钟,煎3钟,......
  • 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黄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患雅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