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蛤蚧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蛤蚧汤处方

    蛤蚧(酒浸,酥炙)知母(焙)贝母(炮)鹿角胶(炙令燥)甘草(炙,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人参 葛根(锉)桑根白皮(炙,锉)枇杷叶(去毛,炙)各30克

    制法

    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治咳嗽,咯吐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证治宝鉴》卷五:蛤蚧汤处方

    蛤蚧、贝母、知母、鹿角胶、葛根、人参、杏仁、甘草、枇杷叶。

    功能主治

    久嗽吐脓血及肺痿。

    摘录《证治宝鉴》卷五《圣济总录》卷八十八:蛤蚧汤处方

    蛤蚧(酥炙,去爪)1对,人参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研)5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4两,桑根白皮(米泔浸1宿,锉,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咳嗽,痰唾不利,喘急胸满,呀呷有声,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空心、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大黄16铢,定粉18铢,雄黄6铢,黄芩6铢,雷丸8铢,附子1两12铢,生商陆根4两。制法煎猪膏3斤,去滓;入药,沸7上下,滤,入雄黄,搅至凝。功能主治小儿痫证。用法用量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
  •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八味地黄丸处方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博育生女科.产后编》......
  • 处方八味地黄汤加生铁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临床应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药性纂要》......
  •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