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茴香橘核丸

    《中国药典》:茴香橘核丸处方

    小茴香(盐炒)40g 八角茴香40g 橘核(盐炒)40g 荔枝核80g 补骨脂(盐炒)20g 肉桂16g 川楝子80g 延胡索(醋制)40g 莪术(醋制)20g 木香20g 香附(醋制)40g 青皮(醋炒)40g 昆布40g 槟榔40g 乳香(制)20g 桃仁16g 穿山甲(制)20g

    性状

    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酸、辛、苦。

    炮制

    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用于寒疝,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规格

    每100丸重6g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茴香橘核丸处方

    橘核(盐炒)2两,厚朴(姜炙)5钱,桃仁2两,昆布2两,木通5钱,肉桂5钱,川楝子(炒)2两,玄胡索(醋炙)5钱,海藻2两,木香5钱,枳实(麸炒)5钱,小茴香(酒炒)8钱,海带2两。

    制法

    桃仁单放,余药共为细末,另取精白面1两,黄酒2两,加适量清水,打成稀糊,取上药粉,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

    理气散寒软坚。主因寒湿下注引起小肠疝气,睾丸肿大,坚硬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空腹时温酒或淡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茴香橘核丸处方

    小茴香(炒)40两,香附(炙)40两,昆布40两,荔枝核80两,穿山甲(炒)20两,肉桂(去粗皮)16两,橘核(炒)40两,青皮(炒)40两,大茴香40两,补骨脂(炒)20两,木香20两,桃仁(去皮)16两,槟榔40两,玄胡索(炙)40两,川楝子80两,莪术(炙)20两,乳香(炙)20两。

    制法

    上为细粉,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

    散寒软坚,行气止痛。主各种疝气,睾丸偏坠,坚硬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生姜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注意

    忌食生冷。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更多中药材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保生散处方紫河车1具(焙,为末),龟版(酥炙)5钱(一方有鹿茸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证气血俱虚,灰白色,不灌脓回浆者。用法用量每服5-7分或1钱,气虚者,保元汤送下;血虚,芎、归、紫草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
  •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甘草、陈皮、神曲、麦芽、紫苏、诃子、枳壳。功能主治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主滑胎。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妇人大全良》卷十二:保生汤处方人参7.5克 甘草7,5克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妊娠恶阻,恶闻食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脉滑大而六部俱匀者。如觉恶心呕吐,加丁香,并加重生姜用量。用法用量每服1......
  • 《摄生众妙方》卷十:保生锭处方牛黄3钱,天竺黄1两,辰砂1两,雄黄3钱,麝香5分,片脑5分,琥珀1两,珍珠5钱,赭石3钱(火煅7次),蛇含石3钱(火煅7次),金箔4帖,银箔4帖,天麻3钱,防风3钱,甘草3钱,茯神(去皮)3钱,人参3钱,僵蚕......
  • 《痘疹金镜录》卷上:保生锭子处方胆星1两,白附子1两,辰砂(水飞)1两,麝香2钱,天麻5钱,防风5钱,全蝎5钱,羌活5钱,蛇含石(煅7次,水飞)4两。制法上为末,大米糊作锭子,金箔为衣。功能主治急惊风,痰涎壅盛或抽搦。用法用量每用半锭,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