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槐皮膏

    《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槐皮膏处方

    槐皮150克 甘草 当归 白芷各60克 陈豉 桃仁各50粒(去皮)赤小豆70克

    制法

    上七味,锉碎,以猪脂1.2升煎,候白芷黄,膏成,去滓。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治肛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

    涂患处,日用三次。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小品方》《普济方》卷三十七:槐皮膏处方

    槐皮3两,熏陆半两,辛荑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巴豆7枚,漆子14枚,桃仁10枚。

    功能主治

    肠风,痛痒血出。

    用法用量

    上以猪脂半斤煎之,三上三下,去滓。以绵裹膏,塞下部,1日4-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外台》卷二十六引《小品方》:槐皮膏处方

    槐皮5两,甘草2两,当归2两,白芷2两,陈豉50粒,桃仁50粒(去皮),赤小豆2合。

    功能主治

    解毒和血,兼可化虫。主谷道中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

    《千金》无陈豉,有楝实五两。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小品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蝉蜕5钱,钩藤2钱,菖蒲5钱,生栀5钱,天麻5钱,黄连5钱,川贝5钱,薄荷2钱,橘红5钱,僵蚕2钱,粉草2钱,胆星4钱,牛黄1分,梅片3分,朱砂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肺镇惊,解热化痰。主小儿惊痫,抽搐痰鸣,发热喘促,口唇焦裂,......
  • 处方川乌5钱,白附子5钱(生用),大南星2钱,陈半夏2钱(生用)。制法上锉,以井花水拌湿,瓦器中浸之,日晒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换新水,日足,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腹痛呕泻,胎惊夜啼,伤风咳嗽等。用法用量以好大粒......
  • 处方荆芥穗、槐花、制枳壳、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热便血。用法用量蜜汤调服。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 处方白豆3两,赤豆3两,绿豆3两(俱连壳,甘草煎汁浸1宿,晒、研),蝉蜕(去头足,净水飞)2两,银花2两,元参2两,生地2两,荆芥穗3两,生耆3两,人中黄1两5钱,归身1两。制法上为末,用胡荽1两,酒浸1宿,煎汁为丸,如黍米大,辰砂5钱为衣......
  • 处方沥青2斤半,威灵仙1两,蓖麻子120枚(去壳,研),黄蜡2两,乳香1两(另研),没药1两(另研),真麻油(夏)2两(春秋3两,冬4两),木鳖子(去壳)28斤(切碎,研)。制法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熬化,以槐柳枝搅匀,须慢慢滴入水中,不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