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回阳救急汤

    《伤寒六书》卷三:回阳救急汤处方

    熟附子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肉桂 陈皮 五味子 茯苓 半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治寒邪宜中阴经,恶寒,四肢冷厥,战栗腹疼,吐泻不渴,蜷卧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脉来沉迟无力。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临卧入麝香0.1克调服。

    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无脉者,加猪胆汁5毫升;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耆;呕吐不止,加姜汁。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伤寒六书》卷三:回阳救急汤别名

    回阳急救汤、回阳返本汤

    处方

    熟附子5分,干姜5分,人参5分,甘草1钱,白术1钱,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

    功能主治

    寒邪直中阴经真寒证。

    用法用量

    回阳急救汤(《寿世保元》卷二)、回阳返本汤(《镐京直指》)。方中肉桂、陈皮、五味子、茯苓、半夏用量原缺。《寿世保元》本方用大附子(制)八分,干姜八分,人参二钱,肉桂五分,半夏二钱,五味子四分,白茯苓三钱,甘草(炙)八分,陈皮钱半。方中白术,《寿世保元》作白米(炒)一撮。

    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无脉者,加猪胆汁1匙;泄泻不止,加升麻、黄耆;呕吐不止,加姜汁。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三阴药也。寒中三阴,阴盛则阳微,故以附子、姜、桂辛热之药祛其阴寒,而以六君子温补之药助其阳气;五味合人参可以生脉;加麝香者,通其窍也。

    2.《重订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按:少阴病下利脉微,甚则利不止,脉厥无脉,干呕心烦者,经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然不及此方面面顾到。故俞氏每用之奏功。揣其方义,虽仍以四逆汤加桂温补回阳为君;而以《千金》生脉散为臣者,以参能益气生脉,麦冬能续胃络脉绝,五味能引阳归根也;佐以白术、二陈健脾和胃,上止干呕,下止泻痢;妙在使以些许麝香,斩关直入,助参、术、附、桂、麦、味等温补收敛药用,但显其助气之功,而无散气之弊矣。此为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廉勘:此节庵老名医得心应手之方。凡治少阴中寒及夹阴伤寒,阳气津液并亏,及温热病凉泻太过,克伐之阳,而阳虚神散者多效。妙在参、术、附、桂与麝香同用。世俗皆知麝香为散气通窍之药,而不知麝食各种香药,含莫咀华,蕴酿香精而藏于丹田之间。配合于温补回阳之中,殊有卓识。吴鞠通辄诋其谬,亦未免所见不广,信口雌黄者矣。以余所验,服此方后,脉渐渐缓出者生,不出者死,暴出者亦死,手足不温者亦死。若舌卷囊缩,额汗如珠不流,两目直视者速死。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明·《伤寒六书》:回阳救急汤出处

    回阳救急汤,出自明·《伤寒六书》。本方原名“回阳救急方”。

    组成

    熟附子三钱(9克)、干姜二钱(6克)、肉桂一钱(3克)、人参三钱(9克)、白术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半夏三钱(9克)、陈皮三钱(9克)、甘草二钱(6克)、五味子三钱(9克),麝香三厘临服时加入汤内调服(0.1克),生姜三片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回阳救逆,益气复脉。

    主治

    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症见四肢厥冷,恶寒踡卧,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栗,或指端口唇发绀,或口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甚或无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病症。

    1.心源性休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回阳救急汤治疗心源性休克30例,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24小时,连续观察3个疗程。以血压回升(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20mmHg、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0mmHg,厥脱改善(脉有力,肢温回升,尿量增加;停药后血压症状稳定)为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0%。(《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第7期)

    2.冠心病心绞痛: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回阳救急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与单纯西医常规基础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2周。以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或大致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63.33%。(《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3.慢性心力衰竭:西药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回阳救急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20例,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60例作对照,疗程2周一治疗前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和心功能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3.4%;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70.0%。(《中国当代医学》2011年第5期)

    方解

    本方由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组成。方中附子除干姜外,与肉桂共举温壮元阳之功,以助祛寒破阴之效;人参与五味子相合有益气生脉之功;麝香走窜而通窍醒神,能使药力四达。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老年难治性肺炎、慢性泄泻等证属阳虚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回阳救急汤具有强心、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降压,增加冠脉流量和心排血量,保护缺血心肌,增加尿量,改善肢冷、发绀、出汗等症状,止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方歌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与生姜,三阴寒厥建奇勋。

    摘录明·《伤寒六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桑寄生半两,芎1分半,阿胶(炒燥)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胎动,烦热满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葱白3寸(切),豉3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 处方枳壳(麸炒)1钱,制香附1钱,川续断1钱,白术1钱,丹参8分,前胡8分,黄芩8分,阿胶1钱半(蛤粉炒),苏梗1钱,广皮5分,砂仁末6分。功能主治安胎扶元。主子悬。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 《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安胎散处方熟地 艾叶 白芍(炒)川芎 黄耆(炒)阿胶(炒)当归 甘草(炙)地榆各3克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气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动不安。用法用量上药加姜、枣,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胎产新书》卷一:安胎散处方当归......
  • 处方苏梗8分,人参5分,广皮5分,甘草5分,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条芩1钱,白术1钱,枳壳1钱,大腹皮3钱(盐水炒),砂仁6分(炒,去衣,研),(一方有制香附、姜汁炒厚朴各1钱,葱头5个)。功能主治束胎。主子悬。用法用量加黄杨脑......
  • 处方枳实2分(炒),艾叶1分,阿胶(炙)1分,前胡1分,芍药1分,石韦(去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伤寒,至5、6日未愈,心腹上气,焦渴不止,食饮不下,腰疼体重。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糯米1撮,葱白两茎(拍破),水1盏半,煎至1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