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化铁丹

    《证治宝鉴》卷八:化铁丹处方

    砂仁、红豆、橘红、丁皮(如无,以丁香代)、茅术、香附、益智仁、肉桂、三棱、莪术、沉香、枳壳(炒)、青皮(炒)、麦芽(炒)、肉果、木香、白蔻肉、荜澄茄、丁香、草果、胡椒、巴霜。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皂红为衣。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大人11丸起,15丸为止;小儿2-3岁者3丸,7岁7丸,11-12岁9丸。或吐,用姜汤送下;或磨积赤白痢,用温茶送下;秋夏止红痢,用香薷5钱,黄连3钱,小儿减半,煎汤送下;大便不通,用黄连1钱,黄芩1钱,枳壳1钱,当归1钱,甘草5分,用水1钟,煎5分送下。服药后行大便3次,若腹痛,将冷粥1碗止之。

    注意

    有孕不可用。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御药院方》卷四:化铁丹处方

    乌梅8个(不去核),巴豆16个(不去皮油),胡椒48个,青皮(不去白)半两,陈皮(不去白)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远年近日沉积及内伤冷物,心腹疼痛。食积肚硬,身热渴泻,脾胃不和,宿滞不化。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食后温生姜水送下。又增加荜澄茄半两、丁香2钱半,服之更快。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鸡峰》卷二十五:化铁丹处方

    管仲半两,赤茯苓半两,道人头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误吞物在喉中不下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新水调下;如是已吞下,更用鸡子清调药,即随大便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得效》卷十二:化铁丹处方

    乌梅8个(取肉),巴豆16粒(去壳),青皮5钱(去瓤),陈皮5钱(去白)。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饮食无度,多食过饱,饱后即睡,食积肚硬带热,渴泻或呕。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米饮送下,化铁亦消。

    摘录《得效》卷十二《袖珍》卷三:化铁丹别名

    化铁丸

    处方

    香附子4两(去毛,通锉块,用巴豆30粒去壳膜,研细,熟水解浸香附透,春3夏1秋5冬7,取出用水洒,晒干,只用1半香附子,却用后药),三棱1两,蓬莪术1两,半夏(醋煮透)1两,丁香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杏仁(去皮尖)1两,青皮1两,陈皮1两,高良姜1两(多年壁土炒)。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气块等积。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姜汤送下。

    摘录《袖珍》卷三《便览》卷三:化铁丹处方

    乌梅8个,巴豆16个,胡椒48个,青皮5钱,陈皮5钱,丁香2钱,木香2钱,萝卜子1两。

    制法

    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

    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大人、壮人21丸,小人、弱人15丸,盐酒送下;心疼,醋汤送下;恶心,姜汤送下。

    摘录《便览》卷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铁粉10钱,阿魏3钱,芦荟3钱,没药3钱。制法上为末,取二厘为一丸。功能主治子宫冲逆,因经闭者。用法用量每服15丸,1日数次。摘录《经验良方》......
  • 处方阿魏(研)半两,雄黄(研)半两,柳枝(取向东者1-7茎,每茎长1尺,锉,焙,捣为细末)、桃枝(取向东者1-7茎,每茎长1尺,锉,焙,捣为细末)、丹砂(研)1分。制法上再研为细末,用三家粽子角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研丹砂为衣。功能主治鬼疟经......
  • 《千金翼》卷二十一引《耆婆方》:阿魏雷丸散处方阿魏3分,紫雷丸3分,雄黄3分,紫石英3分,朱砂半两,滑石半两,石胆半两,丹砂半两,雚芦半两,白蔹半两,犀角半两,斑蝥(去足翅)40枚,芫青(去足翅)40枚,牛黄5分,紫铆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
  • 处方阿魏24克 广木香6克 槟榔12克制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气滞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 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 雄黄9克 野水红花子120克 神曲(炒)人参 白术(生)各30克 肉桂15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覃,诸积,痞块。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荸荠3个去皮,捣烂和药,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汤过口。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