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化瘀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化瘀汤处方

    当归9~15克 熟地6~9克 白芍(酒炒)6克 川芎3克 肉桂6克 桃仁3克(去皮)红花(酒炒)2.4克

    功能主治

    养血化瘀。治妇人血瘀形成,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身体素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加酒服。

    气滞,加香附、乌药、木香、砂仁,血化则痛自愈。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会约》卷十四:化瘀汤处方

    当归3-5钱,熟地2-3钱,白芍(酒炒)2钱,川芎1钱,肉桂2钱,桃仁1钱(去皮),红花(酒炒)8分。

    功能主治

    血瘀成形,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而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加酒服。

    如气滞,加香附、木香、砂仁、乌药之属,血化而痛自愈。

    摘录《会约》卷十四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乌5钱,白附子5钱(生用),大南星2钱,陈半夏2钱(生用)。制法上锉,以井花水拌湿,瓦器中浸之,日晒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换新水,日足,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腹痛呕泻,胎惊夜啼,伤风咳嗽等。用法用量以好大粒......
  • 处方荆芥穗、槐花、制枳壳、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热便血。用法用量蜜汤调服。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 处方白豆3两,赤豆3两,绿豆3两(俱连壳,甘草煎汁浸1宿,晒、研),蝉蜕(去头足,净水飞)2两,银花2两,元参2两,生地2两,荆芥穗3两,生耆3两,人中黄1两5钱,归身1两。制法上为末,用胡荽1两,酒浸1宿,煎汁为丸,如黍米大,辰砂5钱为衣......
  • 处方沥青2斤半,威灵仙1两,蓖麻子120枚(去壳,研),黄蜡2两,乳香1两(另研),没药1两(另研),真麻油(夏)2两(春秋3两,冬4两),木鳖子(去壳)28斤(切碎,研)。制法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熬化,以槐柳枝搅匀,须慢慢滴入水中,不粘......
  • 《痘疹金镜录》卷四:保婴百补汤处方当归、芍药、地黄、白术、人参、茯苓、山药、甘草。功能主治调补气血,资养脾胃。主痘疹9日浆足,无他症。实热血热痘,8-9日无他症。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各“保婴百补丸”(见《痘学真传》)。气虚证,加黄耆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