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化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气汤处方

    沉香、胡椒,各一两;木香、缩砂(去壳)、桂心(去粗皮),各二两;丁香皮、干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偏胀膨满。又治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姜苏盐汤调下。

    妇人淡醋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化气汤别名

    化气散(《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

    沉香 胡椒各30克 木香 缩砂仁(去壳)桂心(去粗皮)各60克 丁香皮 干姜(炮)蓬莪术(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麸炒)陈皮(去瓤,麸炒)甘草(炙)各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气逆,胸脯噎闷,腹部胀满,及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生姜、紫苏、盐汤调下;妇人淡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何氏济生论》卷四:化气汤处方

    陈皮、青皮、三棱、蓬术、厚朴、苍术、香附、神曲、麦芽各等分。

    功能主治

    气裹饮食,胃口刺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四《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化气汤处方

    三棱、蓬术、青皮、陈皮、麦芽、神曲、香附、乌药、生姜、枳壳、厚朴、甘草、(一方加牵牛、半夏、益智仁)。

    功能主治

    消食健脾,兼能顺气消癖。主妇女胃气不调而停经,貌本壮实、饮食减少者。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女科切要》卷三:化气汤处方

    砂仁、香附、广皮、苏梗、川芎、枳壳。

    功能主治

    妊娠腹痛,胎气不安。

    摘录《女科切要》卷三《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化气汤别名

    化气散、木香化气汤

    处方

    沉香1两,胡椒1两,木香2两,缩砂(去壳)2两,桂心(去粗皮)2两,丁香皮4两,干姜(炮)4两,蓬莪术(煨)4两,茴香(炒)4两,青皮(去白,麸炒)4两,陈皮(去瓤,麸炒)4两,甘草(炙)4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气逆,胸膈噎闷,偏胀膨满;心脾疼痛,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脾血气。息积,癖于腹胁之下,偏胀膨满,不妨饮食,诸药不能取转。

    用法用量

    化气散(《张氏医通》卷十三)、木香化气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
更多中药材
  •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艾叶散处方鹤虱、艾叶、榼藤子、白胶香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漏疮。用法用量用瓦饼子内烧烟,熏患处。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圣惠》卷九十三:艾叶散别名艾香散处方艾叶半两(微炒),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
  • 处方艾叶(挼令碎)。功能主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不知痛处,手摸按之,即知痛处,短气不语。用法用量着痛上,令厚2寸,以熨斗纳着灰火熨艾上,令热透,如冷即再熨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
  •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处方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摘录方出《......
  • 处方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摘录《圣惠》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