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何首乌丸

    《魏氏家藏方》卷一: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500克(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三宿,取出,用竹刀刮去皮,薄切,焙干)赤芍药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感暑中风,半体无汗;妇人血虚,风邪停滞,手足痿缓,肢体麻痹,皮肤瘙痒;五痔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用温酒或饭饮送下,日进二服。

    注意

    何首乌炮制时,忌用铁器。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五: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荆芥、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沙糖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眼患。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薄荷茶调下。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五《圣惠》卷六十六: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5两(9蒸9晒,捣罗为末),干薄荷4两(捣罗为末),羊肉半斤(去脂膜),皂荚30梃(不蛀者。10梃去黑皮,涂酥炙令黄色,捣罗为末;10梃烧候火焰将尽,以碗合盖候冷,取出捣罗为末;10梃捶碎,用新汲水5升接取汁,生绢滤过)。

    制法

    上先将皂荚水煮羊肉令烂,后取肉细研,入诸药末,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气滞,颈腋结成瘰疬,肿核不消。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祛风丸”,有玄参4两。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疡医大全》卷三十五: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4两,荆芥2两,威灵仙2两,防风2两,蔓荆子(炒)2两,车前子(炒)2两,甘草(炙)2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脓窠疮。

    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早、晚淡酒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圣惠》卷九十八: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半斤,熟干地黄5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两(去苗),桂心3两,芸薹子1两,桑椹子2两,柏子仁2两,五味子1两,地骨皮4两,薯蓣2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3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为末)。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下元,黑鬓发,驻颜容。主72般风冷,及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圣惠》卷六十六: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2两,昆布2两(洗去咸味),雀儿粪1两(微炒),雄黄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皂荚10梃(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

    制法

    上为末,入前研了药1处,同研令匀,用精白羊肉1斤细切,更研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气毒,心膈壅滞,颈项生瘰疬,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御药院方》卷六:何首乌丸别名

    二多丹

    处方

    何首乌(雌雄各半,用第1淘米泔浸1伏时,次日流出,于银器内先排枣1重,各擘开,上铺何首乌1重,再上排枣1重,复再铺何首乌1重,令尽,次日入清河水于药上,有水约5指以来,用慢火煮,候枣极烂并何首乌稍软取出,不用枣,只拣何首乌入清水中浸少时,用竹刀刮去黑皮及两面浮沫令净,竹刀切作薄片子,慢火焙干,取净)1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养五脏六腑,强筋壮骨,黑髭发,坚固牙齿,久服延年益寿,驻颜色。主

    用法用量

    二多丹(《普济方》卷二二一)。

    注意

    刮、捣者俱不犯铁。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医便》卷一: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赤白各半)不拘多少。

    制法

    上药用砂锅柳木甑蒸,下用红枣1层,中用黑豆1层,再安何首乌于豆上,又用黑豆1层,红枣1层盖之,慢火蒸半日,以豆极烂为度,将何首乌乘热捣碎,晒干,为细末,每药末1斤,用甘菊花(去梗叶)另为末2两和匀,以人参固本丸料熬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肾肝,聪耳明目,却病延寿。主

    用法用量

    每服99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医便》卷一《圣济总录》卷十八: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1两,石菖蒲1两,荆芥穗1两,苍耳子1两,胡麻(炒)1两,玄参半两,沙参半两,苦参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肺风,并恶风等疾。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茶、酒任下;如要作散,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赤水玄珠》卷二十六:何首乌丸别名

    二多丹

    处方

    何首乌。

    制法

    上为末,鳖血为丸,如黄豆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补虚截疟。主久疟阴虚,热多寒少。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临发日5更白汤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圣惠》卷九十八: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3斤(锉如棋子大),牛膝1斤(去苗,锉可1斗许)。

    制法

    上以黑豆1斗,净淘洗,晒干,用甑1所,先以豆薄铺在甑底,然后始薄铺何首乌,又铺豆,又薄铺牛膝,如此重重铺,令药与豆俱尽,安于釜上蒸之,令豆熟为度,去黑豆,取药晒干,又换豆蒸之,如此3遍,去豆取药为末,以枣瓤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暖脏腑,祛风冷气,利腰脚,强筋骨,黑髭发,驻颜容。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

    忌萝卜、葱、蒜。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方出《得效》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1两半,防风1两,黑豆(去皮)1两,荆芥穗1两,地骨皮(净洗)1两,桑白皮半两,天仙藤半两,苦参半两,赤土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肺风面赤鼻赤。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食后茶清送下。兼服大风油。

    摘录方出《得效》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方出《魏氏家藏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引《经验济世方》: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1斤(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3宿取出,用竹刀刮去皮,薄切,焙干),赤芍药4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活血,大补益。主妇人血风久虚,风邪停滞,手足痿缓,肢体麻痹及皮肤瘙痒;五痔下血。

    临床应用

    偏枯怀州李括,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70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乃得此方。先是李括盛暑中半体无汗者2年,窃自忧之,服此药1年许,汗遂浃体。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温酒或饭饮任下,每日2次。

    注意

    须精修细合,切忌铁器。何首乌不宜久服,颇作欲念,更宜谨之。

    摘录方出《魏氏家藏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引《经验济世方》《圣济总录》卷八: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大片花纹者,细锉莲子大)1斤,牛膝(细锉)1斤。

    制法

    上以无灰酒5升,浸7宿晒干,木杵臼内为末,炼蜜2斤为团,以牛酥涂臼杵再捣,取出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脚软,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搔痒。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午食前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1斤半,菖蒲半斤(2味同米泔浸5日,逐日1换,铜刀切,晒干),牛膝(去苗)1斤,天南星4两。

    制法

    上药并生为末,酽醋5升,好酒1斗,入药末调之,以文武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脚膝,壮筋骨,乌髭鬓,理风虚,悦颜色,益血脉,助阳气。主一切风攻,手足沉重,皮肤不仁,遍身麻木,风劳风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送下,临卧盐茶送下1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圣济总录》卷一八六: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1斤(米泔浸1宿,用竹刀刮去黑皮,切作片,焙干),赤芍药4两,牛膝(去苗,用醇酒浸1宿,切,焙干)4两,熟干地黄(焙干)4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壮筋骨,润肌肤。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圣济总录》卷一四二: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威灵仙(去苗土)、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血痔。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水送下,早晚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圣济总录》卷十八: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刮去黑皮)12两,白牵牛(拣)3两,干薄荷3两,肥皂荚3斤(1斤去皮子捶碎,用法酒3升浸2宿,揉浓汁去滓,银石器中熬成膏;1斤炭火烧令烟尽,收放湿纸上,盆复之,候冷用;1斤去皮,酥炙令焦,捣罗为末)。

    制法

    上为末,用皂荚膏和剂,使膏尽为度,熟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气留滞,皮肤不仁,须眉堕落,多生疮癣,身体搔痒。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每日3次,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魏氏家藏方》卷一:何首乌丸处方

    牛膝(去芦,酒浸)4两,大枣4两,何首乌1斤(须是雌雄2包者,雄色红,雌色白,用雄3分,雌1分,以快竹刀削去皮,切片,日中晒干,于木臼内杵为粗末),黑豆半斤(同枣肉拌和作1重,铺在甑底,然后以何首乌末尽覆枣、豆上,密闭蒸,俟药变黑色,气透上下,枣、豆香与药香相和,同取枣、豆晒干)。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筋骨,乌髭鬓,益血脉,助阳气,久服轻身延年,耳目聪明。主一切风攻,手足沉重,皮肤不仁,遍身麻痹,及风劳气疾,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熟水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圣济总录》卷十五: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3两,芍药1两,桂(去粗皮)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芎2两,甘草(炙,锉)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松2两,羌活(去芦头)2两,天麻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缩砂蜜(去皮)2两,墨(煅存性)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脑风,鼻息不通,清涕流出,及诸风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葱酒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宣明论》卷十二: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半斤,肉苁蓉6两,牛膝4两。

    制法

    上将何首乌半斤,用枣1层,与何首乌甑内蒸枣软用,切,焙,同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乌发,填精补髓。主男子元脏虚损。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嚼马蔺子服,食前酒送下,1服加1丸,每日3次,至40丸即止,却减至数。

    注意

    修合不犯铁器。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圣济总录》卷一二六:何首乌丸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1两,黄耆(细锉)半两,皂荚(去皮子,酥炙)1两,薄荷1两,蛇蜕皮(烧灰)半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瘰疬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薄荷茶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没药、玄胡索、川芎、藁本、人参、白茯苓、牡丹皮、甘草、白芍药、白术、熟干地黄、白芷、白薇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送下。摘录《百一》卷十八......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
  • 别名不换金拨云丹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
  • 处方乌头、附子、南星(各去皮脐)。制法上为末,用米饮渍丝瓜瓤,里外俱透,就于药末中滚展,令人更揉搦匀遍,晒干收用。功能主治遍身风毒燥痒,爬不暇,随手热瘰瘾疹,或藏头小疮,服一切药不能卒效者。用法用量凡有燥痒,但以此瓤随意轻重揩擦1过。他日再......
  • 《易简方》:不换金散别名不换金正气散、真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等分。功能主治辟岚气,调和脾胃,美饮食。解散寒邪。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霍乱吐泻,肠风便血;外伤湿邪,关节疼痛。久在卑湿,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