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何人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何人饮处方

    何首乌9~30克 当归6~9克 人参9~30克 陈皮6~9克 煨生姜3片

    功能主治

    补气血,截虚疟。治疟疾久发不止,气血两虚,寒热时作,稍劳即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形体消瘦,舌淡,脉缓大而虚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于发前4~6小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200毫升,浸一宿,次早加水200毫升煎服。再煎不必用酒。

    大虚者,去陈皮,寒甚者,生姜用9~15克。

    备注

    方中何首乌补益精血,人参益气扶正,二药相合,气血双补为君;当归养血和营为臣;橘皮、生姜理气和中,助补药之运行,均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截虚疟之功。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明·《景岳全书》:何人饮组成

    何首乌三钱至一两(9~30克)、当归二三钱(6~9克)、人参三五钱至一两(9~30克)、陈皮二三钱(6~9克) 、煨姜三片。

    用法

    水煎,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

    功效

    补肺肾,益肾精。

    主治

    肺虚劳热,咳逆,老人精血亏损,便秘,产后发热,舌质淡,脉细弱。

    临床应用

    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产后发热14例均先予硫酸庆大霉素预防性治疗;其中6例经西药治疗3~13日体温未见下降且无临床感染表现者,停用抗生素治疗后单予何人饮加减治疗;8例经予硫酸庆大霉素治疗3~8日体温仍不正常且白细胞偏高或明显增高者,均在继续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予以何人饮加减施治。结果:显效(单纯中药口服1~2剂,体温降至正常2~3日后无反复出院)6例;有效(中西药合用,经服中药1~5剂,体温降至正常2~3日后无反复出院)7例;无效(中西药合用,经服中药5剂后,感染仍存在体温未降至正常,后加敏感抗生素而治愈)1例。(《福建医药杂志》1984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为劳疟(或称虚疟)主方,方中以人参益气扶正,何首乌、当归补益精血,气血双补。景岳言其“截疟如神”,大虚者可去陈皮,多寒者煨姜量增至9~15克。临床应用以疟疾反复发作不止、乏力懒言、面色萎黄为辨证要点。在疟疾发作时,宜加青蒿和常山以祛邪截疟;左胁下有痞块者,可与鳖甲煎丸同用。

    现代研究

    现代临床报道未见用于疟疾治疗,仅见于治疗产后发热。有研究表明,何首乌过量或长期应用易导致肝损伤,其所含的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可能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毒性成分,并以何首乌乙醇提取物的毒性作用最大。也有报道指出何首乌规范炮制后可有效控制其肝毒性。无论生何首乌还是制何首乌,对肝病患者极易造成肝损伤,临床应用需予以重视。

    方歌

    何人景岳出新方,久疟双虚法最良,配入归陈调气血,更须煨熟好生姜。

    摘录明·《景岳全书》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
  • 处方艾叶50克 鸡蛋2个 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录《民间方》......
  • 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白痢。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清水米饮送下。摘录《直指》卷十四......
  • 处方艾叶1握,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大便下脓血。用法用量新水1大盏,煎至6分,入生姜汁3大匙,稍热服。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处方艾曲1升(生),干姜1两,细辛1两,椒目1两,附子1两,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利小便,消肿。主痢后或产后虚肿,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摘录《鸡峰》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