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会厌逐瘀汤

    《医林改错》卷下:会厌逐瘀汤处方

    桃仁15克(炒)红花15克 甘草9克 桔梗9克 生地12克 当归6克 玄参3克 柴胡3克 枳壳6克 赤芍6克

    功能主治

    治呃逆,慢喉喑,喉痹等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清·《医林改错》:会厌逐瘀汤组成

    桃仁(9克)、红花(6克)、生地黄(12克)、当归(9克)、赤芍(9克)、枳壳(6克)、桔梗(3克)、柴胡(6克)、玄参(9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行气活血,解毒利咽。

    主治

    主治小儿痘发五六日后饮水即呛,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喉炎、假性球麻痹、声带小结、咳嗽等病症。

    1.慢性咽炎: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85例,病程2月余至10年余,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临床治愈82例,好转9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97%。(《江苏中医药》2009年第7期)

    2.喉炎:会厌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治疗组129例,对照组129例口服金嗓散结丸治疗,4周为1个疗程。以喉镜检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第3期)

    3.假性球麻痹:本方加减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48例,2周为1个疗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愈19例(39 6%),显效12例(25.0%),有效10例(20.8%),无效7例(14.6%),有效率为85.4%。(《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第2期)

    4.声带小结:本方加减治疗声带小结患者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口服金嗓散结丸,疗程均为4~6周。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5.咳嗽:本方加减治疗咽原性咳嗽患者治疗组55例,对照组33例给以青霉素静滴和咽特佳含片,疗程10日。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山东中医杂志》1998年第11期)

    方解

    会厌逐瘀汤中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玄参、生地黄、桔梗、甘草养阴生津、化痰,清热解毒,开宣肺气;柴胡、赤芍、枳壳疏肝理气解郁;上药合用,使气滞得解,瘀血得除,痰浊得化,咽喉得润,散结消肿开音,其症自愈。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咽部疾病,还可以治疗脑梗死失语、急性咽炎、梅核气、声带息肉、慢喉喑等病症。

    现代研究

    会厌逐瘀汤有镇痛、消炎作用。

    方歌

    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摘录清·《医林改错》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黄丹1两,南粉1两,乳香少许。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用法用量上前2味,同入乳钵内细研令匀,分作8分;用油4两,于铫子内煎令热,将铫子于地上放少时,入1分丹粉于油内,用青活柳枝如指粗者,右转搅令极匀(柳枝若煎得焦头,即旋去黑者),却将铫子于火......
  • 处方白木3两,厚朴(炙)3两,人参3两,茯苓3两,吴茱萸3两,陈曲3两,麦糵3两,芎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谷下气。主饮食不消。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 处方山楂、枳实、大茴、吴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气。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处方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董汉良方......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解散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