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甘菊花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花丸处方

    菊花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丹参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蕤仁(去皮)1两,升麻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葳蕤1两,细辛(去苗叶)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冲目,虚热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圣惠》卷二十二:甘菊花丸处方

    甘菊花3分,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山茱萸半两,白鲜皮半两,黄耆半两(锉),汉防己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生干地黄半两,独活半两,薯蓣半两,芎藭半两,细辛半两,苍耳子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头面风,皮肤痹痒,肢节疼痛,头目不利,项强耳聋。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圣惠》卷三十二:甘菊花丸处方

    甘菊花1两,决明子1两半,车前子2两,防风2两(去芦头),蕤仁1两半(汤浸,去赤皮),黄连2两(去须),川升麻1两,子芩1两,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玄参1两,葳蕤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攻眼,涩痒肿疼,久赤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卫生家宝》:甘菊花丸别名

    甘菊丸

    处方

    甘菊花2两(去土),枸杞4两,熟地黄3两,干山药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明目,暖水脏,活血驻颜,壮筋骨。主男子肾脏虚弱,眼目昏暗,或见黑花。

    用法用量

    甘菊丸(《赤水玄珠》卷三引《宝鉴》)。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卫生家宝》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倍子散别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处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药用炭灰烧,候烟欲尽,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主走马疳。用法用量先以盐汤漱口,敷患处。虽咽津亦无......
  •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倍术丸处方白术500克 桂心 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五饮酒澼。用法用量每次10丸,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稍加之,日再。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餐肉。摘录《外台秘要》卷八......
  • 处方白术加倍、陈皮、半夏(制)、白茯苓各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湿痰泻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1盏半,煎服。摘录《医统》卷三十五引《辨疑》......
  • 处方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半斤;白术一斤。炮制上三味捣筛,蜜和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五饮酒癖;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饮,水在两胁下;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五曰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皆因饮酒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