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处方

    桂心30克 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 细辛30克 白芷30克 五加皮60克 桑叶60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治伤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度用药90克,入葱连根10茎,以水66.5升,煎十余沸,渐添,淋熨。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圣惠》卷六十七:桂附散处方

    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僵蚕1两(微炒),蒲黄1两,茅根1两(锉),古铜末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腕折,筋骨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会约》卷八:桂附散处方

    上肉桂(去粗)3钱,制附子(或用生者,焙干)3钱,干姜(炒黄)1钱,白豆蔻肉(炒)1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饮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药下亦吐,火将息矣。

    用法用量

    时常挑于口中,以火酒运下。

    摘录《会约》卷八《青囊立效秘方》卷一:桂附散处方

    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丁香1钱,肉桂2钱,生南星1钱5分,干姜2钱,牙皂1钱5分,白芥子1钱5分,唐阿魏2钱,吴萸1钱,细辛1钱,火消1钱5分,附子2钱,银朱1钱5分,毛菇1钱5分,原寸3分。

    制法

    上为细末,乳至无声。

    功能主治

    阴疽,流注痰块,及一切风寒湿痹,周身串痛。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圣惠》卷十:桂附散处方

    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中风,身体疼,不烦躁,能自转侧,脉浮虚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十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胸痹,气噎塞痛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一......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
  • 处方半夏6钱,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呕甚而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虚者,复纳入参、大枣。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处方半夏1两,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各家论述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
  • 处方半夏曲1钱半(川制,另吃),枳实钱半(炒),白前2钱,旋覆花3钱(包),炒菔子6钱(杵,包),橘红1钱,炙甘草5分,白茯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忽来忽止,或溏水粘涕,兼乎滞痛。摘录《镐京直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