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国老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聚宝方》:国老散处方

    甘草(炙)银柴胡 秦艽 大乌梅肉(焙干)各60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骨蒸热久,三焦壅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次1~2克,食后热汤点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炙煿之物。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聚宝方》《惠直堂方》卷二:国老散处方

    粉甘草(生)3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心腹疼痛,呕吐不止,以及虫扰作痛。

    用法用量

    以艾叶、乌梅煎汤,缓缓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圣济总录》卷一六七:国老散处方

    甘草(炙,锉)1分,当归(焙)半分,铅丹(研)半分。

    制法

    上药前2味为散,入铅丹同研匀细。

    功能主治

    小儿脐中汁出。

    用法用量

    扑脐中,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便览》卷四:国老散别名

    人中黄散

    处方

    大甘草不拘多少。

    制法

    五月初三、四日,预将上药研细末,用大竹一段,两头留节,在一头钻一小孔,装甘草末于内,其孔用木塞固,勿令泄气,用绳缚竹,候至端午日,置粪缸中,并以砖坠竹至底,49日后取出,用长流水洗净,候干,取药晒干,再研细,贮瓷器内。

    功能主治

    癍疮,痘疹,疔肿,痈疽,诸般恶疮,及中砒毒、菌毒,伤寒发狂言,天行瘟疫毒。痘6-7日不能肥满,或陷入黑色,不能灌脓,及中恶。

    用法用量

    人中黄散(《痘疹仁端录》卷十三)。《痘疹仁端录》本方用法:腊月用大竹筒,两头留节,通一窍,外去青皮,入甘草末于内,用木塞堵其窍,用绳缚紧,浸于粪厕坑中,腊月八日入坑,至清明取起,系长流水中冲过七日,取甘草末晒干,收藏好。每用一二钱,蜜水调下,泻亦无妨。

    摘录《便览》卷四
更多中药材
  • 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处方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外台......
  • 处方连翘5两,麦芽10两,山楂肉5两,莱菔子10两,蒌仁10两,风化消2两5钱,六神曲10两,大贝母5两,黄连5钱,阿魏5钱(醋化),制南星10两,胡黄连5两,青盐2两。制法上为细末,姜糊为丸。功能主治一切积滞不化,及症瘕痞块,小腹有形,按......
  • 处方阿魏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当归尾4.5克,赤芍4.5克,桔梗3克。功能主治理血消瘤。主瘀血阻滞。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张文明方......
  • 处方阿魏1分(用面二匙,醋和阿魏作饼子,炙令黄),京三棱(煨,切)1两半,蓬莪术(煨,切)1两半,青橘皮(去白)1两半,陈橘皮(去白)1两半,甘草(炙)1两半,干姜(炮)1两半,干木瓜1两半,肉桂(去粗皮)1两半,白术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
  • 处方三棱、莪术、雄黄、蜈蚣、自然铜、蛇含石、木香、铁华粉、辰砂、沉香、冰片、芦荟、阿魏、天竺黄、全蝎。制法上为末,入猪胆汁,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虫积腹痛,多嗜肥甘,唇红,脉滑。用法用量口服。摘录《证治宝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