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茯苓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处方

    茯苓(去皮.四钱) 人参(去芦.一钱半) 干姜(炮.一钱半) 甘草(炙.三钱) 附子(去皮生用.一个.切作八片.只用一片)

    功能主治

    治伤寒汗下之后,病证不解而烦燥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伤寒论》:茯苓四逆汤处方

    茯苓12克 人参3克 附子(生用)甘草6克(炙)干姜4.5克

    功能主治

    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茯苓四逆汤组成

    茯苓四钱(12克)、人参一钱(3克)、生附子二钱(6克)、炙甘草二钱(6克)、干姜一钱半(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回阳救逆,宁心除烦。

    主治

    主治少阴病兼见烦躁不安,伴见舌淡脉微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症。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0例,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4例作对照,疗程7日。以咳嗽气喘明显改善,水肿消退,心率减慢至100次/分以下,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73.54%。(《中国买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第19期)

    2.急性心功能不全:以重剂茯苓四逆汤加味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54例,全部病例均用本方水煎剂口服或鼻饲,同时直肠点滴,必要时配合高流量吸氧、镇静、利尿、输液等西医支持疗法。以用药3小时后症状缓解,1周内心衰完全按纠正为显效标准。结果:显效37例(68.5%),有效9例(16.7%),心电图较治疗前改善者30例(55.6%)。(《国医论坛》1996年第6期)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加味茯苓四逆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例,疗程2个月。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疮面完全愈合,持续行走1500米以上无不适者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治疗时问最长有271日,最短者59日。(《湖北中医杂志》2009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以四逆汤加人参、茯苓,四逆汤温肾散寒,回阳救逆;人参益气生津、茯苓以宁心安神作用,附子人参相配,回阳益气生津,温阳中有助阴之功,对危重症阴液不继者更宜。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2型糖尿病、难治性雷诺综合征、慢性头痛、黄疸、月经过多、支气管扩张等证属阳虚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茯苓四逆汤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可以加快心率、升高左心室内压、减少左心室达最大上升速率所需时间,对血浆心钠素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具有止痛、利尿等作用。

    方歌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摘录汉·《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白姜(盐、酒或米醋炒)8钱,香附子(童便浸,炒)1两,玄胡索(炒)8钱,真阿胶(炒成珠)1两,艾叶1两(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饼,瓦上炕干,勿令焦,研为细末)。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血崩,老妇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处方五苓散加阿胶1钱,川芎1钱,炙草1钱,当归3钱,艾叶3钱,白芍4分,熟地4分。功能主治尿血,其人素好色,属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处方滴花烧酒1盏,潮脑7钱,阿片烟膏。功能主治跌扑内损,风湿走注,支节酸疼,闪腰挫气诸般形体之症。用法用量和匀,重汤顿热,以棉纱线蘸透,乘热摩搨患处。摘录《饲鹤亭集方》......
  •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下羊肝酱同取清汁,入胡椒5钱。另羊肉切片,羊尾子1个,羊舌1个,羊腰子1付,各切甲叶,蘑菇2两,白菜一同下清汁、盐、醋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处方真芝麻油2斤4两(浸后药,春5、夏3、秋7、冬10日),当归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白芷1两,肉桂1两,木鳖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30寸。制法上药油浸足日期,用文武火煎至药焦为度。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