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矾石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矾石丸处方

    白研半两,雄黄(研)1分,丹砂(研)1分。

    制法

    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

    水病。

    用法用量

    每服5丸至9丸,食前姜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矾石丸处方

    白矾2两(飞过,存1分性),皂荚2挺(去皮,涂酥,炙令焦黄),附子(三度炮,不去皮脐,每度炮入水蘸杀)1两,干姜(炮)1两。

    制法

    上为末,用河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风下血,久不止,下部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矾石丸处方

    矾石(熬令汁枯)4两,木通(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丹砂(研)1分。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鼻生息肉。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绵裹纳鼻中,1日1易,取下息肉则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圣济总录》卷七十六:矾石丸处方

    白矾4两,消石1两半。

    制法

    上为末,米醋拌和,入罐子内,砖头搁起罐底,将瓦片盖口,慢火烧熟,置冷地上出火毒1夜,研细,用米醋浸炊饼心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夜起频,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圣济总录》卷七十一:矾石丸处方

    矾石(烧令汁枯)2两,诃黎勒(煨,去核)2两,黄连(去须)3两,木香1两。

    制法

    上为末,水浸蒸饼,滤如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积痞气泄泻,日夜下痢白脓。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陈米饮送下。以泄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九:矾石丸处方

    矾石(熬令汁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裂)1两,桂(去粗皮)1两,皂荚(炙,剖去皮并子)1两,桔梗(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忧恚气逆,肝气不足,唾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水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圣济总录》卷六十四:矾石丸处方

    白矾(煮令汁枯)1两,丹砂(研,水飞过)半两。

    制法

    上为末,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热痰壅滞。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烂嚼枣干咽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圣济总录》卷六十四:矾石丸处方

    白矾(枯,研)1两,芎1两,干姜(炮)1两,半夏(锉碎,生姜汁浸透,同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胃利膈。主冷痰,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圣济总录》卷四十七:矾石丸处方

    白矾3两(烧令汁尽)。

    制法

    上为细末,以研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虚胀,其气上逆,食已反出。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千金翼》卷十一:矾石丸处方

    马齿矾石1斤(烧半日)。

    制法

    上为末,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胎寒,偃啼惊痫,胪胀满,不嗜食,大便青黄。并治大人虚冷内冷,或有实不可吐下。

    用法用量

    大人每服2丸,1日3次,小儿减之。以腹中温暖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金匮》卷下:矾石丸别名

    矾石兑丸

    处方

    矾石3分(烧),杏仁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

    用法用量

    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各家论述

    《金匮要略心典》:脏坚癖不止者,子脏干血,坚凝成癖而不去也;干血不去,则新血不荣,而经闭不利矣;由是蓄泄不时,胞宫生湿,湿复生热,所积之血,转为湿热所腐,而成白物,时时自下。是宜先去其脏之湿热,矾石却水除热,合杏仁破结润干血也。

    摘录《金匮》卷下《续易简》卷一:矾石丸处方

    矾石(煅1宿)2两,旋覆花5分,桂(去粗皮)5分,枳实(浸,去瓤,麸炒)5分,人参5分,干姜1两半,芍药1两半,白术1两半,茯苓1两,乌头(炮,去皮)1两,细辛(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煨)1两,厚朴(去皮,姜制)1两,吴茱萸(炒)1两,芫花(炒)1两,橘皮1两,甘遂(炒)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外寒客搏,内冷相合,气收液聚,化而成饮,因服热药,自腰以上,复增客热,散而为汗,亡阳内虚,睡中惊悸者。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饮送下。未知渐加。

    摘录《续易简》卷一《慈幼心传》卷上:矾石丸处方

    枯矾5钱,滑石5钱。

    制法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

    洞泻。

    用法用量

    每服六丸,白汤送下。

    摘录《慈幼心传》卷上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1钱,山栀(炒黑)1钱,地榆1钱,牡蛎1钱,侧柏叶1钱2分,川芎1钱2分,赤芍1钱2分,生地1钱2分。功能主治妇女月经每次数日不能止,或隔几日复见微红。用法用量用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摘录《玉案》卷五......
  • 《经验奇效良方》:保赤万应散别名万应散处方南星1两,神曲1两5钱,巴豆霜6钱(去净毒油),辰砂2两,硼砂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宽胸膈,消乳癖,化积食。主小儿食水寒热百病,初发寒热往来,一时惊痫,或哭泣呕吐,或急躁烦闷,不思饮食,昼夜......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保赤丹处方柴胡1两,粉葛1两,槟榔2两,紫朴1两,姜夏3钱,广皮5钱,姜连3钱,杭芍1两,木香3钱,车前1两,薏米3两,桔梗5钱,黄芩3钱,苍术5钱,赤苓3钱,神曲5钱,麦芽5钱,焦楂5钱,益元散1两半。制......
  • 处方黄栀子(研末)、鸡蛋清。制法上与白面掺和调匀,形如浆糊状。功能主治预防惊风,祛除胎毒。主小儿胎毒、惊热诸症。用法用量搽敷婴孩两脚心,用布包扎,每日1换。敷后数日,脚心必现青紫色,此乃胎毒引外。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
  • 处方人参3两,白术半斤,茯苓3钱,半夏1两,广木香3钱,柴胡1两,槟榔5钱,荆芥(炒黑)5钱,白芍3两,山楂1两,枳壳1两,麦芽5钱,神曲1两,甘草1两,干姜1两,麦冬(去心)1两,石菖蒲5钱,薄荷叶5钱。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