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二仙汤

    《妇产科学》:二仙汤处方

    仙茅9克 仙灵脾9克 当归9克 巴戟天9克 黄柏4.5克 知母4.5克

    功能主治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

    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可随症加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以补肾调经;或加枸杞子9克,白菊花6克以平虚阳。

    备注

    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摘录《妇产科学》《寿世保元》卷八引刘孟门方:二仙汤处方

    黄芩(去朽)、白芍药(生用)各等分。

    功能主治

    麻疹既出而复没,或出不尽,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须臾;或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引刘孟门方现代·《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二仙汤组成

    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9克)、知母(9克)、黄柏(9克)、当归(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补肾泻火,调理冲任。

    主治

    妇女绝经前后诸证,症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舌红,脉沉细弦。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卵巢早衰、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症。

    1.围绝经期综合征:本方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5例,与西药(尼尔雌醇)治疗48例对照,疗程1个月,以临床烘热汗出、抑郁、月经紊乱等症状消失为痊愈。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9期)

    2.骨质疏松症:二仙汤结合西药(鲑鱼降钙素肌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5例,与单用西药治疗35例对照,疗程3个月,以骨密度测定,骨钙素、降钙素、雌二醇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两组均有提高骨密度作用,而治疗组提高骨密度效果优于对照组。(《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第12期)

    3.卵巢早衰:加味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患者32例,疗程6个月,以症状体征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内分泌恢复正常,或不孕者妊娠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其中13例B超检查见卵巢由实性改变达到有卵泡发育。(《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第4期)

    4.慢性肾小球肾炎: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加味二仙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0例,并与西药组30例对照,疗程1个月,以治疗前后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BUN.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中医药导报》2008年第5期)

    方解

    二仙汤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张伯讷教授20世纪50年代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研制成的方剂,全方由六味中药组成:仙茅、仙灵脾为君,巴戟天为臣,黄柏、知母为佐,当归为使。6味药集寒热补泻于一方,温而不燥,凉而不寒,阴阳并调,以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滋肾阴,调理冲任,平衡阴阳见长。同时根据现代药理该方中诸药均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效,使低下的免疫指标恢复正常,机体抗感染能力增强。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女性更年期干眼症、外阴瘙痒、口腔溃疡、高血压病、尿路感染等病症,以及男性更年期诸症、青春期痤疮、神经根型颈椎病。二仙汤还能有效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其本身无激素样物质。

    方歌

    二仙汤将瘾症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摘录现代·《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人参1钱,沙参4钱,五味5分,玉竹3钱,女贞子2钱,茯苓2钱,山药3钱,贝母2钱,茜草根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肺虚而咳,肌表微热,神倦气短,不时火升,失血咽痛者。用法用量上加藕3两(切片),煎汤代水煎药服。......
  • 处方雪梨60枚(压取汁20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10杯),白萝卜、麦冬、荸荠(合取汁5杯)。制法上加白蜜1斤,饴糖8两,竹沥1杯,柿霜1两,熬成膏。功能主治滋液润燥,化痰保肺。主肺燥干咳失血,及肺痿出血,肺痈大势已退,余热未除。用......
  • 《丹台玉案》卷四:保肺饮处方知母 天门冬 五味子 川贝母 杏仁各3克 天花粉 麦门冬 紫菀茸 款冬花 百合 桔梗 苏子 阿胶各2.5克功能主治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气喘急,口干喉哑,痰中带血丝,或咯出鲜血,或痰如灰色,将成肺痿。用法用量水......
  • 处方郁金3钱,延胡索4钱,紫蔻仁2钱,枳实3钱,香附米3钱,牵牛2钱,毛苍术4钱,茯苓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黄疸。因内积郁闷之气,客于脾胃,使脾胃之气不得自知,久之其脾胃虚衰,其败坏之色先染脾胃脏腑,久之随血络液络将其黄色散布于周身,甚者......
  • 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红、寒水石(煅通赤)、白矾(枯)、川乌(炮,去皮脐)、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气咳嗽,痰厥头晕,呕吐涎沫,喘满气急。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