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断红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断红丸处方

    侧柏叶(微炒黄)川续断(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脐)黄耆(去芦)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 白矾(枯)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肠风、痔疾已久,脏腑虚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张氏医通》卷十四:断红丸处方

    侧柏叶(炒香)川续断(酒炒)各9克 鹿茸1具(酥炙)

    制法

    上三味,为细末。醋煮阿胶为丸。

    功能主治

    主虚寒便下血,延久不止,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乌梅汤、人参汤、米饮汤任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断红丸处方

    大黄(煨过)3钱,桃仁3钱(去皮尖),当归半两,槟榔半两,皂角仁5钱,黄柏5钱,荆齐穗5钱,枳壳5钱,猬皮1两(炙),黄连1两,秦艽1两,槐角子1两。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风下血,独在胃与大肠出。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如鲜血下甚者,加棕榈灰、莲房灰各5钱。

    摘录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济生》卷八:断红丸别名

    剪红丸

    处方

    侧柏叶1两(微炒黄),川续断1两(酒浸),鹿茸1两(燎去毛,酒煮),附子1两(炮,去皮脐),黄耆1两(去芦),阿胶1两(锉,蛤粉炒成珠子),当归1两(去芦,酒浸),白矾(枯)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主肠虚,脏腑久虚而肠风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剪红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摘录《济生》卷八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党参1两5钱,白术(炒)1两5钱,鹿角1两5钱,当归1两5钱,香附1两5钱,川芎1两,附子(炙)1两,独活1两,干姜1两,川椒1两,杜仲1两,鳖甲1两,荜茇1两,草果仁1两,白芍1两,生耆1两5钱。制法用麻油3斤,将药炸枯,去滓,再熬至......
  • 处方黄耆(炙)3钱,人参1钱,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大壮气血,固其腠理。主痘症虚寒,腠理不密,卫气虚,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讧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黄耆8分,白术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参8分,当归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钱,车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或凉或热,或时时伤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黄丸。摘录......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寒降汤处方生山药30克 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细轧,药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
  • 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炙)、茯苓、升麻、甲片(炮)。功能主治痘疹元气虚弱,不能运毒,斑痕不化,不能起脓成浆。用法用量生姜为引,酒煎服。若见点时白头如(疒咅),元气虚弱,色不红活者,去山甲,加当归、红花。各家论述方中参、耆、炙草以补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