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定喘汤

    《扶寿精方》:定喘汤别名

    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

    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 款冬花 桑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 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克 甘草3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宜肺平喘,清热化痰。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现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用法用量

    用水45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50毫升,不拘时,徐徐服之。

    注意

    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均不宜用。白果有小毒,不宜过服和久服。

    备注

    方中麻黄宜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为君;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为臣;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合而用之,共成宜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摘录《扶寿精方》《幼科金针》卷上:定喘汤处方

    款冬花、杏仁、熟半夏、枯芩、苏子、甘草、桑白皮、麻黄(冬春带节,夏用根节,秋季根多本少)。

    功能主治

    肺风痰喘。

    用法用量

    加炒白果肉(去皮心)数个,河水煎服。

    注意

    忌生姜引。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妇人良方》卷六:定喘汤处方

    半夏曲(炒)1钱半,明阿胶(炒)1钱半,甘草1钱半,罂粟壳半两(制),五味子1分,桑白皮1分,麻黄(去节)1分,人参1分,上姜3片,乌梅半个。

    功能主治

    丈夫、妇女远年近日肺气咳嗽,上气喘息,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声不出,鼻塞头昏。

    用法用量

    每服3大钱,加生姜3片,乌梅半个,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渐渐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六《摄生众妙方》卷六:定喘汤别名

    千金定喘汤、白果定喘汤、千金汤

    处方

    白果21个(去壳,砸碎,炒黄色),麻黄3钱,苏子2钱,甘草1钱,款冬花3钱,杏仁1钱5分(去皮尖),桑皮3钱(蜜炙),黄芩1钱5分(微炒),法制半夏3钱(如无,用甘草汤炮7次,去脐用)。

    药理作用

    定喘汤中白果用量的实验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89;3:123):用超声雾化器喷雾0.4%磷酸组织胺10秒钟,观察豚鼠抽搐倒地时间,以测定定喘汤及其拆方之平喘作用。结果表明,定喘汤重用白果者比轻用者效果好,未用白果者较差。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即使重用白果,也很安全。按150g/公斤体重给小白鼠灌胃,三天内饮食,活动均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

    功能主治

    宣肺平喘降气,清热化痰。主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现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肺炎等。

    临床应用

    1.喘息性支气管炎:用定喘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气管炎100例,其中合并肺气肿者73例,合并肺原性心脏病者2例,合并高血压者15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者1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1例。患者均有反复咳嗽、气喘、痰多而黄,胸闷或发热等症。每日1剂,连服10剂为1疗程。除个别病例因继发感染加用鱼腥草、蒲公英外,其余未加任何药物。结果:显效以上占83%,好转14%,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本方经临床证实,确有较好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且尚有滋养强壮功效。大多数患者服用后,胸闷消失,体重增加,神色精力均有明显好转。

    2.毛细支气管炎:用定喘汤治疗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0例。其药物组成以定喘汤为主,高热加生石膏15g,地骨皮7g;腹泻加茯苓、车前子各7g;无腹泻者加竹沥15毫升,分三次服。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可根据不同情况,补充水及电解质,静脉给西地兰。结果30例均获痊愈,除2例喘憋稽延较长者外,余28例都在3天内哮鸣音消失,喘憋缓解。住院2-5天,平均4天。

    3.哮喘:用加减定喘汤治疗急性哮喘实证一年余,疗效显着。用药以定喘汤为主,痰难咳出者加葶苈子5g,胸痛加白芥子5g,胸闷加瓜蒌仁10g,胃纳差有瘀血者加生鸡内金6g。在应用时,只须脉弦数有力,有舌苔即可。

    4.热带性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患者男,59岁,渐觉疲乏无力,出汗,全身关节酸软,头晕头痛。半月后开始干咳、胸闷,伴恶寒发热,咳嗽渐重而至阵发呼吸困难,状如支气管哮喘。经多方治疗无效。检查:白细胞7200/立方毫米,分类嗜酸性细胞占36%,血沉42毫米/小时,嗜酸性白细胞计数2072/立方毫米,脉弦数,舌红苔微黄。辩证属肺寒膈热之喘证。连服定喘汤50余剂,症状消失,嗜酸性白细胞计数降至172/立方毫米,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细胞降至4%,体力亦恢复。

    用法用量

    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白果定喘汤(《李氏医鉴》卷五)、千金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注意

    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不宜用;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不宜用。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声粗者为哮,外感有余之疾也,宜用表药;气促者为喘,肺虚不足之证也,宜用里药。寒束于表,阳气不得泄越,故上逆;气并于膈,为阳中之阳,故令热。是方也,麻黄、杏仁、甘草辛甘发散之物也,可以疏表而定哮;白果、款冬花、桑皮清金保肺之物也,可以安里而定喘;苏子能降气,半夏能散逆,黄芩能去热。

    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表寒宜散,麻黄、杏仁、桑皮、甘草辛甘发散,泻肺而解表。里虚宜敛,款冬温润,白果收涩定喘而清金。苏子降肺气,黄芩清肺热,半夏燥湿痰,相助为理,以成散寒疏壅之功。

    3.《成方便读》:夫肺为娇脏,畏寒畏热,其间毫发不容,其性亦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为风寒外束,则肺气壅闭,失其下行之令,久则郁热内生,于是肺中之津液郁而为痰,哮咳等疾所由来也。然寒不去则郁不开,郁不开则热不解,热不解则痰亦不能遽除,哮咳等症何由而止。故必以麻黄、杏仁、生姜开肺疏邪;半夏、白果、苏子化痰降浊;黄芩、桑皮之苦寒,除郁热而降肺;款冬、甘草之甘润,养肺燥而益金,数者相助为理,以成其功。宜乎喘哮固疾,皆可愈也。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六《玉案》卷四:定喘汤处方

    麦门冬(去心)2钱,人参2钱,辽五味21个,麻黄5分,白术(土炒)1钱2分,杏仁(去皮尖)1钱2分,陈皮1钱2分,葶苈子1钱2分。

    功能主治

    胃虚作喘,脉气无力,抬肩撷项,喘而不休。

    用法用量

    加黑枣2个,水煎,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四《麻症集成》卷四:定喘汤处方

    炙麻黄、杏仁、桑皮、枯芩、苏子、瓜蒌、葶苈。

    功能主治

    麻症气逆膈热,肺热咳嗽。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片玉心书》卷四:定喘汤处方

    陈皮(去白)、南星(制)、栀子仁、软石膏、杏仁泥、薄荷叶、赤茯苓。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痰气喘急者。

    用法用量

    水煎,加竹沥服之。

    摘录《片玉心书》卷四《医学集成》卷三:定喘汤处方

    北耆1两,熟地8钱,人参2钱,当归3钱,阿胶3钱,附子1钱半。

    功能主治

    产后喘促。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明·《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出处

    定喘汤,出自明·《摄生众妙方》。本方又名“白果定喘汤”。

    组成

    白果二十一个(9克)、麻黄三钱(9克)、苏子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款冬花三钱(9克)、杏仁一钱五分(4.5克)、蜜炙桑白皮三钱(6克)、炒黄芩一钱五分(4 5克)、法半夏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主治

    主治痰热内蕴,肺气上逆,症见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哮喘咳嗽,或有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病症。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加减定瑞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热哮症30例,与蠲哮片30例作对照,疗程均为10日。以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尔有轻度发作不需要用药即可缓解,FEV1(或PEF)增加量>35%,或治厅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80%,PEF日内变异率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紫苏叶半两,半夏曲半两,紫菀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麸炒),桑白皮1两半。功能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满,语声不利,面目浮肿,肺气不顺。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八味杏......
  • 处方黄耆、芎、大黄、黄连、芍药、莽草、黄芩、栀子仁各等分。制法上治下筛。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用法用量鸡子白和如泥,涂故帛上,随肿大小敷之,干则易之。若已开口,封疮上,须开头令歇气。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黄耆排脓止痛,能收敛血气,能解散热毒......
  • 处方龙骨(研)3分,甘草(炙)3分,赤石脂3分,寒水石3分,大黄3分,石膏3分,桂心3分,栝楼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渴,痢。用法用量以水及酒5合,煮取2合,量大小分服之。摘录《外台》卷主十六引《小品方》......
  • 别名八圣种子丹处方沙蒺藜8两,川续断4两(酒洗),覆盆子4两(酒洗,去蒂),干枸杞4两,山萸(去核,酒洗)2两,菟丝子(酒煮)2两,芡实4两,莲须4两。制法蒸饼,酒打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种子。主无子。用法用量八圣种子丹(《同寿录》卷一......
  • 《寿世保元》卷二:八圣散处方黄芩5钱,黄连5钱,黄柏5钱,蒲黄5钱,雄黄2钱,蛇蜕(炒)2钱,鸡内金2钱,白丁香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头瘟病,额大项肿。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蓝靛根煎汤送下。摘录《寿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