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大通散

    《扁鹊心书·神方》:大通散处方

    大黄2钱,枳实(麸炒)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伤寒胃中有热,或服热药太多,狂言,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实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热服。不利再服,得利即止。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大通散处方

    甘遂(麸炒)1分,生干地黄1两(与甘遂一处同捣,焙干),槟榔(锉)2枚,麦糵(微炒)半两,铅白霜(研)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气攻心,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看虚实,用龙脑、浆水调下半钱匕。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圣济总录》卷七十三:大通散别名

    木通散

    处方

    沉香(锉)1分,木香1分,白术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桑根白皮(锉)1分,木通(锉)1分,胡椒1钱1字,黑牵牛3两(半生半炒,捣取粉1两半,余者不用)。

    制法

    上除牵牛外,别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

    痃癖积聚,腹胀气逆,烦满呕逆;脚气呕逆,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

    木通散(《普济方》卷二四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为末,捣地黄、阿胶和匀,加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
  •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处方艾叶(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吴茱萸(制)80g 肉桂20g 当归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黄40g 黄芪(蜜炙)80g 续断60g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
  • 处方大附子2两(炮,去皮脐,切片),熟白艾1两,川姜7钱(炮,洗)。功能主治脏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处方干姜末、熟艾各等分。制法以白面作馄饨,如酸枣大。功能主治脾虚有寒,泻痢。用法用量每服40-50个,煮熟,空心服;腹胀者,炒厚朴煮汁熟,即煮馄饨食之。摘录《鸡峰》卷十四......
  • 处方艾叶(糯米糊蘸过,大火焙干)、麦糵(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米醋打糯米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羸,久不进食,脏腑不固,小便常多。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醋汤、温酒或米饮送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