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地骨皮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半两,白芷半两,升麻半两,防风(去叉)半两,赤芍药半两,柴胡(去苗)1两,生干地黄(焙)1两半,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芎穷半两,知母(焙)半两,萎蕤半两,槟榔(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菊花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牵牛子(炒)半两,马牙消(研)半两,犀角屑半两,胡黄连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袭齿龈,肿痛有血。

    用法用量

    每眼30丸,食后、夜卧熟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1两,龙胆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山栀子(去皮)1两,鳖甲(醋浸,炙黄)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蒸羸瘦,经久不愈,邪热留连。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1两半,白槟榔(煨,锉)1两半,桔梗(炒)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茯神(去木)1两,百合1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熟干地黄(焙)2两,赤芍药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咳嗽喘满,食少胁痛,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煎黄耆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圣惠》卷八十七: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半两,龙胆2分(去芦头),子芩2分,紫参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木香1分,猪苓1分(去黑皮),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海蛤1分(细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因奶热所致小儿脊疳,渐渐黄瘦,以手指击之,背如鼓响,脊骨高。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日3次。得微利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奇效良方》卷六十: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黄耆、桑白皮、山栀子、马兜铃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甘草膏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肺热口臭,口中如胶,舌干发渴,小便多。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噙化。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圣惠》卷四: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3分,柴胡1两(去苗),子芩1两,生干地黄1两,麻黄根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犀角屑半两,知母1两,川升麻1两,牡蛎粉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脏壅滞,或时烦热,频多汗出。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煎淡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普济方》卷三八三: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1分,龙胆1分,黄芩(去黑心)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木香1分,赤芍药1分,猪苓(去黑皮)1分,海蛤(研)1分,紫参(研)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郁李仁(炒,研)1两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泻不定,黄瘦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温汤送下。微利即止。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三《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6两,牛膝6两,菟丝子(焙)6两,枳壳(去瓤,麸炒)6两,远志(去心)6两,熟干地黄6两。

    制法

    上使酒浸3日,焙干为末,用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血气。主风湿。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圣惠》卷四十一:地骨皮丸处方

    地骨皮5两,生干地黄5两,牛膝3两(去苗),覆盆子3两,黄耆3两(锉),五味子3两,桃仁4两(去皮尖双仁,别研如膏),菟丝子4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蒺藜子4两(微炒去刺)。

    制法

    上为末,下桃仁,搅使相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气血,乌髭发,坚牙齿,益筋力。主

    用法用量

    本方能令髭发终身不白,但黑润而巳;黄者经六十日变黑;已白者服百日如漆。

    注意

    忌食蒜、牛肉、生葱、萝卜等。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八石散处方代赭3两,凝水石8两,甘草(炙,锉,别为末)8两,不灰木8两,金星石4两,银星石4两,云母4两,石膏4两,太阴玄精石4两,阳起石2两(别生研)。制法上药除阳起石、甘草外,余8味固济瓷罐中,歇口,约1秤,炭火煅......
  • 处方地龙(去土,炒)1两,五灵脂(炒)1两,威灵仙1两,防风(去芦)1两,木鳖子(去壳)1两,草乌头1两(炒),白胶香(另研)3钱,乳香(另研)3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虚走注疼痛,昏迷无力,四肢麻木。用法用量......
  • 处方附子(去皮脐)1两,乌头(去皮脐)2两,草乌头2两(并,每个锉作3段,同用盐2两,慢火煮1日,焙干),防风半斤(以上4味,并锉令块子相似),蛇床子2两,莨菪子2两,马蔺子2两,吴茱萸2两。制法上药用慢火炒令烟出,急倾在净地上,拣取附子、......
  •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八神来复丹处方消石30克 硫黄30克(透明者,同消石为末,瓷瓦器内慢火炒,用柳木槌搅,不可猛火以伤药力,研极细)太阴玄精石(研飞)30克 五灵脂(水澄去沙石,晒)青皮 陈皮 小茴香 沉香 木香 南星各30克。制法上......
  • 《鸡峰》卷十三:八神汤别名姜曲汤处方神曲3两,麦糵3两,青盐3两,甘草3两,生姜6两,胡椒2分,草豆蔻2个(大者,面裹,烧黄熟),丁香2钱。制法上除了香、胡椒外,将6味令杵成粗滓,带润淹1宿,焙干。功能主治辟除雾露山岚之气,消饮食,温脾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