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丁沉煎丸

    《鸡峰》卷二十:丁沉煎丸处方

    丁香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半夏曲1两,石灰末半两,阳起石半两,礞石半两,阿魏半分,杏仁5个,巴豆5个。

    制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行滞气,下痰饮。主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白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博济》(四库本)卷二:丁沉煎丸别名

    荜澄茄丸

    处方

    荜澄茄(新者)1两,沉香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皮)1两,槟榔1两,茴香(炒)1两,川苦楝子1两,高良姜1两,官桂(去皮)1两,当归(净洗,去土,切细,焙干)1两,蓬莪茂1两,丁香1两。

    制法

    上为末,用附子2两(炮)、乌头2两(炮),别杵为末,用米醋5升,浸硇砂1两,经1宿,澄去砂石,以此醋煮附子,乌头为糊,搜和前药末为剂,杵300-500下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心腹冷气不和,绞刺疼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商务本作“沉丁煎丸”。

    注意

    有孕不可服。

    摘录《博济》(四库本)卷二《普济方》卷一八二:丁沉煎丸处方

    丁香4钱,沉香1钱,白檀3钱,甘松4钱,白豆蔻2钱,荜澄茄2钱,藿香3钱,肉豆蔻1双,缩砂仁3钱,三奈子龙脑少许,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重罗过,用甘草膏子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滚汤送下;含化亦得。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丁沉煎丸处方

    丁香12两,沉香2两,木香1钱半,丁香皮1两,白豆蔻仁9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别用甘草熬膏子为丸,每一两分作250丸。

    功能主治

    辟雾露寒邪,散膈 脘凝滞,调顺三焦,和养荣卫。主心胸痞闷,噫醋吞酸,呕逆痰水,津液不收,两胁刺痛,腹中坚满,口苦无味,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丁香煎丸”。方中丁香皮,《普济方》作“广皮”。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普济方》卷一八一:丁沉煎丸处方

    木香3两,丁香3两,甘松3两,沉香3两,藿香半两,檀香半两,香附半两,砂仁半两,白豆蔻半两,丁皮半两,陈皮半两,薄荷少许,脑子少许,蓬莪术3钱。

    制法

    上为细末,熬甘草膏丸。

    功能主治

    一切气疾。

    用法用量

    每服不拘丸数。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
更多中药材
  • 《养老奉亲》:北亭丸处方北亭2两(去除砂石),阿魏半两(同硇砂研令细,醋化,去砂石),川当归4两(净洗,去苗梢用),厚朴4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陈橘皮4两(去瓤用红),官桂4两(去皮称),干姜4两(炮),甘草4两(炙),川芎4两,胡椒4......
  • 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
  • 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
  • 处方肉蔻霜1钱,北味6分,吴萸(泡)5分,白术(净炒)1钱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肾泄,五更即溏泻,经年不愈。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父)咀上药,以绢袋盛之,沉于瓮底,酒熟去糟,还取药滓,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