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辰砂五苓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辰砂五苓散处方

    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表里末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神鬼,及治瘴疟烦闷未省者。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

    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水调下。

    小儿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撺,欲为惊状,每服半钱,温熟水调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辰砂五苓散别名

    苓砂散

    处方

    辰砂(研)12两,白术(去芦)12两,木猪苓(去黑皮)12两,泽泻(洗,锉)12两,赤茯苓(去皮)12两,肉桂(去粗皮)8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清导小便。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如见鬼神,及瘴疟烦闷未省者;中暑发渴,小便赤涩,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咬牙上窜,欲为惊状。小儿邪热在心之夜啼证。

    用法用量

    苓砂散(《卫生总微》卷七)。本方方名,《永类钤方》引作“朱砂五苓散”。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种痘新书》卷十一:辰砂五苓散处方

    辰砂(另乳)、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炒芩、黄连(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退心经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后,余热未尽,热乘于心,日夜烦躁,狂言妄语,人事不清。

    用法用量

    灯心汤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种痘新书》卷十二:辰砂五苓散处方

    五冬散加辰砂、滑石、木通。

    功能主治

    分阴阳,利水道。主热泻烦谵。

    用法用量

    灯心汤为引。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兰室秘藏》卷下:安神丸别名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黄连安神丸(《保婴撮要》卷十三)。处方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 酒当归身 炙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除朱砂水飞外,余四味捣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
  • 处方朱砂2钱半,南乳香半两,酸枣仁(炒,去皮)1两,人参2钱半,远志(去心)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榛子大,每两作30丸,金箔为衣。功能主治小儿心神不宁,困卧多睡,及痰涎壅塞,恍惚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丸,人参汤化下。摘录《御药院方......
  • 处方龙齿3钱(煅),石菖蒲1钱。功能主治宁心安神。主心经病。用法用量水煎,代茶。各家论述方中石菖蒲入心、脾经,具开窍安神之作用,《本经》称本药可“开心孔,补五脏”;龙齿归心、肝经,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治心悸、惊痫诸证。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
  • 处方当归3两,生地3两,枣仁3两,黄连3两,玄参3两,白术3两,人参1两2钱,甘草1两2钱,胆南星1两2钱。制法上为末,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癫证。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摘录《玉案》卷四......
  • 处方茯神、枣仁、当归、远志、桔梗、芍药、地黄、陈皮、甘草、龙眼肉。功能主治疫邪已退,脉证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动,遂致劳复发热,前证复起,惟脉不沉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疫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