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柴胡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 龙胆 黄芩(去黑心)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 槟榔(锉)22克。

    制法

    上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烦热,气满腹胀,腰膝无力,经候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温酒下,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圣济总录》卷九十三: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1两半,胡黄连1两半,龙胆1两半,桃胶(干者)1两半,升麻1两半,茯神(去木)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地骨皮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芍药1两半,大黄(锉,焙)1两半,知母(锉,焙)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龙齿1两半,犀角(镑)1两半,玄参1两半,山栀子(去皮)1两半,桔梗(炒)1两半,丹砂2两(别研入药)。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蒸热劳,心烦闷,手足背膊酸疼,四肢沉重,食不作肌肤,日渐黄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圣惠》卷三十一:柴胡丸处方

    柴胡1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葳蕤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1两(去芦头),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地骨皮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连1两(去须),知母1两,羚羊角屑1两,大麻仁1两半(锉如膏),生干地黄1两半。

    制法

    上为末,入大麻仁膏,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利心肺,除烦热,利大肠。主热劳。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

    忌苋莱、鲤鱼、猪肉。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圣惠》卷八十四:柴胡丸处方

    柴胡半两(去苗),赤茯苓1分,人参1分(去芦头),木香1分,桂心1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鳖甲半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寒热结实,或热攻冲心肺,气急,昼夜有汗,日渐消瘦,不吃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用温水送下,2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圣惠》卷十六: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1两,桔梗(去芦头)1两,子芩1两,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襕)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食饮。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圣济总录》卷五十: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土)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白术3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丹参(去根,炙)2两,黄耆(锉)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肠虚,腹痛不能久立,或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粥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1两,紫菀(去土)1两,白茯苓(去黑皮)1分,雄黄(研)1分,人参1分,黄芩(去黑心)1分,牛膝(生)半两,丹砂(研)半两,马兜铃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宁心志,止咳嗽,除肌热。主热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烧绵灰,温酒送下,不拘时候,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1两,鳖甲(醋多,去裙襕)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焙)1两,山栀子仁1两,常山1两,知母(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术1两,槟榔(锉)1两,桔梗(炒)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贝母(去心)1两,人参1两,熟干地黄(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紫菀(去苗土)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耆(细锉)1两,陈橘皮(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京三棱(炮,锉)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寒热,羸瘦食减,肢体困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圣济总录》卷九十:柴胡丸处方

    柴胡(去苗)1两,贝母(去心)半两,知母(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芎藭半两,款冬花半两,黄耆(锉)1两半。

    制法

    上为末,以童便5盏,入药在内,慢火熬,柳枝搅成煎,放冷,候可丸即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吐血,胸膈烦满。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人参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摘录《仙拈集》卷三......
  • 处方当归5钱,熟地5钱,甘草2钱,黄耆1两,白芍2钱,天花粉3钱,金银花1两,生地2钱。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饥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 处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当归、乳香、没药、硼砂、血竭、土鳖(倍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杖打极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黄宾江方......
  • 别名和气养血汤处方当归2钱,白术1钱5分,小茴羊藿1钱,腹皮1钱,黄耆1钱,川芎1钱5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酒病后,和气养血。主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点点经》卷一......
  •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八仙逍遥汤处方防凤 荆芥 川芎 甘草各3克 当归(酒洗)黄柏各6克 茅山苍术 牡丹皮 川椒各9克 苦参15克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及一切风湿疼痛。用法用量上药共合一处,装白布袋内,扎口,水熬滚,熏洗患处。摘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