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擦牙散

    《方症会要》卷四:擦牙散处方

    旱莲草7斤,嫩槐条3斤,食盐40两(腌15日,共入锅炒枯,拣去枝梗再炒,盐黑为度,收贮听用),香附8两,川大黄8两(各炒黑共末,名香黄散),骨碎补(要鲜而肉色白者,刮去毛切片,炒至酱色为度,研细听用)、细辛(研末听用)。

    制法

    上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每制过炒盐10两,加香黄散2两,骨碎补1两,细辛末6钱,共和匀。每早擦牙龈至热方验,温水漱去。

    摘录《方症会要》卷四《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青果(煅存性)4两,旱莲草1斤(青盐4两,用浅水浸煮晒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干槐枝(端午向东南方取嫩枝,风干)、鲜槐枝(嫩者)、白芷、皂角刺、猴姜(去皮,捣碎)、青盐各等分。

    制法

    先将盐入锅内,水1盏化开,入药焙黑色,磨细。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方症会要》卷四:擦牙散处方

    青白盐等分。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以川椒熬水,洒入盐内同炒,擦牙上。出涎痛止。

    摘录《方症会要》卷四《医统》卷九十一:擦牙散处方

    白梅(烧存性)1钱,枯矾1钱,人中白(取夜壶中者佳)。

    功能主治

    痘毒牙疳腐烂。

    用法用量

    将人中白煅红,退冷,同研1处极细,先用韭根、茗浓煎汤,以鸡毛洗牙去腐净,见血方可敷药,须遍摩烂者。

    摘录《医统》卷九十一《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香附1斤(去毛,用青盐4两煮干,炒黄色),馒首4两(煅),生石膏8两,熟石膏8两,三柰2两,甘松2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良方合壁》卷上:擦牙散处方

    细辛(头末)1两,青盐1两,熟石膏1两。

    制法

    上为细末,加灵药1钱和匀。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灵药:牙消一两、硼砂五钱、白矾三钱。上为细末,装在银罐内,放在火上烧线香一炷,俟香尽,加熊胆五分。

    摘录《良方合壁》卷上《种痘新书》卷十二:擦牙散处方

    铜绿、雄黄、五倍子、枯矾、白褐(煅)、乌梅(煅)、细辛、胡黄连、苋菜根(烧灰)、石膏(煅)。

    制法

    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痘后牙疳,1日烂1分者。

    用法用量

    清茶洗净,然后敷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擦牙散处方

    槐枝(指大者去叶)3斤(晴明天取)。

    制法

    用水3大瓢,熬至1大碗,旱莲草不拘多少捣汁1碗,熬至1碗。将青盐碾细10两,食盐12两,入前2汁内,拌抄至淡老米色,再用猪脚后蹄角子4个,入川椒填满,火煅存性,共为1处,再研细,收贮瓷器内。

    功能主治

    黑发固齿,补肾消风。主

    用法用量

    清晨擦牙后不要言语,少时白滚汤漱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普济方》卷六十六引《澹寮方》:擦牙散处方

    川乌(草乌亦可)。

    功能主治

    风热牙疼。

    用法用量

    用1只切作2边,一边生,一边煨,为末,煅少盐,同擦牙患,流出风涎。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六引《澹寮方》《古今医鉴》卷九:擦牙散处方

    细辛、川芎、莲须、香附、生地黄、当归(以上俱烧过存性)、青盐(生用)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乌须固齿。主

    用法用量

    清晨擦牙,温水漱咽,日日不可间断。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仙拈集》卷二:擦牙散处方

    生石膏、生明矾各等分。

    制法

    研细末。

    功能主治

    去痛固齿。主

    用法用量

    用微热蘸指擦。甚妙。洗齿必于晚间,漱齿必于饭后,无病常擦最妙。

    摘录《仙拈集》卷二《经验百病内外》:擦牙散处方

    生大黄5钱,熟大黄5钱,生石膏5钱,熟石膏5钱,没石子1对,青盐1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虫牙、火牙。

    用法用量

    每早擦之。久久自有功效。

    摘录《经验百病内外》《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藿香3钱,北细辛3钱,沉香3钱,白芷3钱,青盐3钱,广木香3钱,破故纸3钱,石膏(煅)1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早、晚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万氏家抄方》卷三:擦牙散处方

    石膏1斤,何首乌4两,青盐(去土炒)2两半,旱莲草2两半,食盐(炒)2两半,没石子2两,花椒1两(炒去汗,去目)。

    制法

    上为末,和匀。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熟地(酒浸)1两,破故纸1两,青盐1两,地骨皮1两,槐角1两,软石膏5钱,百药煎5钱,侧柏叶5钱,腊肉骨(煅)5钱,香附2钱,细辛2钱,没食子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医级》卷八:擦牙散处方

    大黄4两,旱莲草10两,杜仲10两,腌猪骨(煅)、青盐4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齿衄牙宣,动摇不固。

    用法用量

    每日清晨擦之。久则齿自固。

    摘录《医级》卷八《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擦牙散处方

    骨碎补(净)4两,北细辛2两,白蒺藜4两(炒,碾去刺)。

    制法

    上为末,用雄鼠1个,去肠、胃、皮,用箬包煅为末,青盐4两。

    功能主治

    坚齿,永不生虫发痛痒。主

    用法用量

    齿动者,擦5次。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医便》卷五:擦牙散处方

    细辛1两6钱,石膏1两6钱,故纸1两6钱,熟地黄1两6钱,地骨皮1两6钱,龙骨2两,防风1两,旱莲草1两,青盐1两,当归1两,猪牙皂1两,川椒6钱,白芷6钱,没石子1对,香附子6钱。

    功能主治

    牙床肿痛,因食辛热之物所致。

    摘录《医便》卷五《万氏家抄方》卷三:擦牙散处方

    麝香3分(为研),青盐5钱(另研),猪牙皂角(烧灰)7钱(另研),细辛5钱,白芷5钱,白茯苓5钱,五倍子5钱,川芎5钱,当归5钱,三柰3钱,蒺藜3钱。

    制法

    上为细末,和匀筛过。

    功能主治

    牙痛,以及牙齿动摇不坚固。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净口擦牙,含1时吐之。如要净口,必须盐汤,久则见效。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上好食盐(成块者。煅)4两,骨碎补4两,生软石膏4两,新鲜槐花2两。

    制法

    捣烂为团,晒干再磨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齿衄。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疡医大全》卷十六:擦牙散处方

    腊肉骨(煅灰)、石膏(煅)、扁柏叶(焙)、香附、枯白矾、青盐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擦牙。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续回生集》卷上:擦牙散处方

    生石膏2两,侧柏叶5钱,熟石膏2两,杜仲5钱,小茴5钱,青盐2两,蛇床子1两(微炒),明矾1两,花椒5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永不落牙。主

    用法用量

    每早擦牙,以凉水漱之。

    摘录《续回生集》卷上《广笔记》卷三:擦牙散处方

    石膏半斤(火煨熟),白蒺藜(去刺)4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每日擦牙漱口,牙痛时频频擦之。立愈。

    摘录《广笔记》卷三《医方易简》卷五:擦牙散处方

    川大黄(煅成灰)。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

    用法用量

    早、晚擦之。

    摘录《医方易简》卷五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炒黑)、甘草梢、木通、大黄、木香。功能主治湿热下注,少腹急,小便不通者。各家论述《医方考》:湿热下注,令人少腹急,则小便有可行之势矣。而卒不通者,热秘之也。陶隐居曰:通可以去滞,泻可以去秘,滑可以去着。......
  •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八正顺气散别名八正顺气汤处方厚朴、砂仁、半夏、陈皮、茯苓、青皮、桔梗、芍药、枳壳、木香、玄参、鼠粘子、山栀仁。功能主治因食煎煿油腻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毒气不能流行,聚结于喉根,至患喉肿。用法用量八正顺气汤(《喉科......
  • 处方藜芦2分(炙),大黄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黄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寒,舌黄白,狂言妄语;温病以后,飞尸遁尸,心腹痛隔,上下不......
  • 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炙,去足)。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五......
  • 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石三棱(煨,锉)1两,鸡爪三棱(煨,锉)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巴豆(去皮心膜,煎黄出油尽)1分,硇砂(研)1分。制法上8味,捣罗6味为末,入巴豆霜、硇砂末拌匀,醋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