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贝母煎

    《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处方

    贝母90克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制法

    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

    化痰润肺止咳。主暴热咳嗽。

    用法用量

    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黄汁300毫升,生麦门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黄、麦门冬汁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枣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咸物。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延年秘录》《圣惠》卷四十六:贝母煎处方

    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五味子半两,百部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白前半两。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用法用量

    以水5大盏,煎至1大盏半,去滓;入生地黄汁5合,生麦门冬汁3合,白蜜3合,酥2两,于银锅内,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贝母煎处方

    贝母3两,紫菀2两,五味子2两,百部根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研)2两,甘草(炙)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暴热咳。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和地黄汁3升,生麦门冬汁1升,白蜜5合,好酥2合,生姜汁1合;又先取地黄,麦门冬及汤汁和煎减半;纳酥、姜汁,搅不得停手,又减半;纳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枣大,含咽之,日3夜2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咸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延年秘录》《医学集成》卷三:贝母煎处方

    贝母、桑皮、苏子、花粉、沙参、百合、前罔、射干、薄荷、枇杷叶。

    功能主治

    小儿肺热胀满,发为龟胸。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鸡峰》卷二十二:贝母煎处方

    贝母、知母、榧子仁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漏疮积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食前艾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绿豆、小豆、葛根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令人不醉。主用法用量当未饮酒之前,用冷水调1匙或2匙服之。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
  • 处方麻子2升,大豆1升。制法上熬令香,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益气。主用法用量日2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八......
  • 处方猪脂油4两,白蜡2两(溶化,离火加),白芷1钱,升麻1钱,猪牙皂1钱,丁香5分,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入前油蜡内和匀。功能主治滋润肌肤。主冬月手背裂痛。用法用量先用葱汤洗手净,拭干,烘手热,取前膏1块于手心内搓之,令手掌油润,去药,则......
  • 处方附子1个(9钱重者,炮),川乌1个(7钱重者,炮),当归2两(酒浸洗),赤芍药5两,沉香半两,益智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浸当归酒煮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生血养气,升降水火,化精补肾。主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食......
  • 处方牛黄5分,珍珠5分,犀角1钱半,瓜儿血竭1钱半,紫草1钱半,朱砂1钱半,雄黄1钱半,白鲜皮1钱半,乳香1钱半,月月红1钱半,僵蚕1钱3分,蝉衣1钱3分,山甲1钱3分,生生乳1钱,赤芍药2钱。制法上药各为末,用神曲末5钱,打稠糊为丸,如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