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补肺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补肺丸处方

    钟乳粉半两,人参半两,白石英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3钱,细辛(去苗叶)2钱。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肺虚喘咳少气。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甘草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千金翼》卷十五:补肺丸处方

    麦门冬(去心)2两,款冬花2两,白石英2两,桑根白皮2两,桂心2两,五味子3合,钟乳5分(研为粉),干姜1两,大枣100枚。

    制法

    上为末,以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肺气不足,失声胸痛,上气息鸣。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饮送下,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9:423):补肺丸处方

    黄耆200g,党参200g,白术150g,防风30g,蛤蚧5对。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

    功能主治

    肺气虚,咳后气短,久咳,倦怠无力,自汗,语音低微。

    用法用量

    早、晚各1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9:423)《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补肺丸处方

    百部(焙)2两,贝母(去心)2两,山芋2两,阿胶(炙令燥)2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桔梗(炒)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人参1两半,甘草3两(生),半夏2两(捣罗为末,先以鹅梨汁1盏,生姜自然汁1盏,同熬,至一半入半夏末熬成膏)。

    制法

    上药除半夏膏外,为末,以膏和,如干加炼蜜少许,为丸如鸡头实大。

    功能主治

    肺气上童,久病咳嗽,咽膈隘塞,语声不出,津液干燥,痰毒头痛,心神恍惚,及劳嗽咯血、呀呷等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含化。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三):补肺丸处方

    杏仁2大升(山者不蛀,拣却双仁及陈臭)。

    制法

    以童子小便一斗,浸之,春、夏日,秋、冬14日,并皮尖于砂盆中研细,滤取汁,煮令沸,候软如面糊即成,仍以柳篦搅,勿令着底,后以马尾罗或粗布下之,日曝,可丸即丸。

    功能主治

    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前后任意茶酒送下。

    摘录《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千金月令》:补肺丸处方

    干地黄1斤(汤净洗),杏仁半斤(汤去皮尖)。

    制法

    上细切,以木臼中先杵地黄,后入杏仁同杵令匀,急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肺。主

    用法用量

    每日30,食后熟水送下。

    注意

    忌萝卜、莲、藕、贝母、白药、毛米粥。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六引《千金月令》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龙齿3钱(煅),石菖蒲1钱。功能主治宁心安神。主心经病。用法用量水煎,代茶。各家论述方中石菖蒲入心、脾经,具开窍安神之作用,《本经》称本药可“开心孔,补五脏”;龙齿归心、肝经,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治心悸、惊痫诸证。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
  • 处方当归3两,生地3两,枣仁3两,黄连3两,玄参3两,白术3两,人参1两2钱,甘草1两2钱,胆南星1两2钱。制法上为末,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癫证。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摘录《玉案》卷四......
  • 处方茯神、枣仁、当归、远志、桔梗、芍药、地黄、陈皮、甘草、龙眼肉。功能主治疫邪已退,脉证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动,遂致劳复发热,前证复起,惟脉不沉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疫论》卷下......
  • 处方茯神、远志、陈皮、半夏、杏仁、石菖蒲、麦冬、桔梗、甘草。功能主治安神化痰。主中恶,牙关紧急,昏不知人,头面青黑,肌肤粟起。用法用量有食,加枳壳、厚朴。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处方莲子肉2两,当归1两,金樱1两,芡实8钱,茯神8钱,龙骨8钱,锁阳8钱,牡蛎8钱,肉桂4钱,川连3钱,远志6分,枣仁6分,莲须6分,生地5钱,黄柏5钱,知母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滋补强心,固精安神。主夜梦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