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萆薢分清饮

    《医学心悟》卷四:萆薢分清饮处方

    川萆薢6克 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 茯苓 白术各3克 莲子心2.1克 丹参 车前子各4.5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分清别浊,主赤白浊,淋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女科切要》卷二:萆薢分清饮处方

    智仁、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茯苓、甘草、飞滑石,盐少许。

    功能主治

    阳虚白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宋·《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饮出处

    萆薢分清饮,出自宋·《杨氏家藏方》。本方原名“萆薢分清散”,首见于宋·《杨氏家藏方》,后至元代收录于《丹溪心法》并改名为“萆薢分清饮”。

    组成

    川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

    用法

    上药各等分,共研粗末,每取15克,加盐一捻,水煎,食前服。亦可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

    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

    主治肾气虚弱,湿浊下注,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混浊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舌淡,脉细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高尿酸血症等病症。

    1.慢性前列腺炎:以口服本方联合保留灌肠治疗78例,与抗生素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78例,疗程1个月,以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触诊前列腺正常,液镜检前列腺正常,分段尿检查正常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2%,对照组5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吉林医学》2013年第14期)

    2.前列腺增生:以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40例,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40例对照,疗程3个月,以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R)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I-PSS、QoL、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Qmax升高,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均无日月显变化;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河北中医》2011年第10期)

    3.高尿酸血症:加味萆薢分清饮治疗25例,与口服别嘌醇片治疗23例对照,6周为1个疗程,以临床远期疗效、治疗前后及停药3个月、6个月后血清尿酸值变化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2%、92%,对照组分别为13.04%、60.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个疗程、停药3个月及6个月后的血尿酸水平均下降,且停药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血尿酸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光明中医》2011年第5期)

    方解

    方用萆薢利湿以分清别浊;益智仁温阳以益肾缩尿;全方再辅以乌药、石菖蒲、食盐等共奏温暖下元、分清化浊之功。本方补泻同用,通涩并施,标本兼顾为配伍特点。凡湿热下注,膏淋、白浊兼见舌苔黄腻、带下黄稠者忌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肛肠疾病术后排尿异常、急、慢性淋病、乳糜尿、小儿尿频症、尿浊、带下病等病症,尚见于肾盂积水的验案报道。实验研究表明萆薢分清饮有利尿抗炎、杀菌、止痛、解毒等作用。

    方歌

    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煎服,通心固肾浊精驱。

    摘录宋·《杨氏家藏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3钱,茯苓2钱,丁香1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伏饮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 处方半夏(泡)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生姜1钱半。功能主治消饮止呕,和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半,煎1盏,去滓,临卧服。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
  • 处方半夏2两,附子1分,赤茯苓1分,白术1分,人参1分,黄橘皮1分,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痰饮呕吐。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水煎,空心服。心躁者,去丁香;饮甚者,加细辛,葶苈1分,枳实4个。摘录《鸡峰》卷十八......
  • 处方半夏7个(汤泡7次,每次百沸,候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4个,枣子5个,乌梅5枚,草果子2枚,生姜2块(草果大),甘草2寸(炙黄)。制法上并洗净,烂捶碎。功能主治岚瘴及一切疟疾。用法用量同入砂瓶内,用水1大碗,以湿纸盖头及嘴,以文武火煮......
  • 处方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饮粥,便欲吞酸者;瘟疫下后,脉静身凉,不渴不燥,胃寒呕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