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百部散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百部散处方

    百部 贝母(煨微黄)紫菀(洗,去苗、土)葛根(锉)各30克 石膏60克

    制法

    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咳嗽发热。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竹叶2~7片,煎至90毫升,去滓。乳母食后温服,小儿饮其乳汁。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圣惠》卷八十三:百部散处方

    百部1两,贝母(煨微黄)1两,紫菀(洗去苗土)1两,葛根(锉)1两,石膏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头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小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令乳母子食后温服,令儿饮乳甚佳。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处方

    百部1两,细辛1两,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炙微赤,锉),紫菀1两半(去苗土),桂心1两,白术1两,麻黄3两(去根节),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五味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咳嗽,昼夜不得睡卧,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处方

    百部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麦门冬1两(去心),木通1两(锉),天门冬1两(去心),紫菀1两(去苗土),贝母1两(煨微黄),赤茯苓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久咳嗽,肩胛渐高,唾出脓血,其味腥咸。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百部散别名

    百部汤

    处方

    百部1两(炮干),款冬花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另研入),甘草1两(涂酥,炙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脏风热,上喘咳嗽,鼻塞生疮,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

    百部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圣济总录》卷七:百部散处方

    百部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分,牛膝(去苗,切,酒洒,焙)半两,白术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中风亸曳,挛躄不能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2钱匕,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圣惠》卷六:百部散处方

    百部1两,桔梗1两(去芦头),射干1两,川升麻1两,天门冬1两(去心),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沙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痿咳嗽,涕唾稠粘,咽喉不利,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百部散处方

    百部2两,款冬花1两,贝母(去心)1两,白薇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实,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百部散处方

    金毛狗脊(去毛)1两,黑狗脊1两,蛇床子(炒)1两,马兜铃根1两,硫黄(研)半两,秦艽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秃疮

    用法用量

    生麻油调涂疮上。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医略六书》卷三十:百部散处方

    百部3两,桑皮1两半,百合3合,茯苓1两半,桔梗3钱。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喘咳,脉虚浮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圣惠》卷四十六:百部散别名

    百部汤

    处方

    百部1两,赤茯苓2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柴胡1两(去苗),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气暴热咳嗽,气满喘急;又治骨蒸劳,烦热,肩背疼痛,四肢乏力,咳嗽。

    用法用量

    百部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御药院方》卷五:百部散处方

    款冬花1两,百部1两,知母半两,贝母(去心,炒)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咳嗽无问新久,冷热并宜。

    用法用量

    每服3-4钱,食后用暖齑汁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普济方》卷一六三:百部散处方

    百部1两,款冬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杏仁(去皮尖,炒)1两。

    制法

    上为末,入杏仁拌匀。

    功能主治

    新久喘嗽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糯米20粒,同煎米饮,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如圣散(《杂类名方》)。处方雄黄(研,生用)白矾(飞)藜芦(厚者,去皮用仁,生用)猪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主时气缠喉风,咽喉闭塞,水谷不下,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鼻内搐之,立见效。摘录《卫生宝......
  • 处方干姜(炮)4两,甘草(炙)4两,黄药子4两,板兰根4两,犀角(镑)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中暍垂死。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汤化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备急散处方盆消120克 紫河车 青黛各15克 蒲黄30克 甘草60克 薄荷75克 僵蚕9克(炒)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消研匀。功能主治主咽喉肿痛生疮,涎堵水米难下。用法用量每次1.5克,吹入咽喉中。摘录《......
  • 处方硫黄60克 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各15克制法共研细末,和匀,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米饮或盐汤下。摘录《政和本草》卷四引《孙尚药方》......
  • 处方沉香半两,丁香(半生半炒)半两,干姜(炮)半两,京三棱(煨,锉)半两,蓬莪术(煨,锉)半两,藿香(用叶)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高良姜1分,胡椒1分,甘草(炮)1分。制法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