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百效丸

    《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居家必用》:百效丸处方

    大黄(生用)3两,黑牵牛(取头末)3两,橘红2两,青皮(汤浸,去白)2两。

    制法

    上为细末,蒸熟萝卜膏子和为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远年近日一切积聚及酒食所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或加至50-60丸,空心、临卧温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二引《居家必用》《经验奇效良方》:百效丸处方

    贝母2钱,川厚朴2钱,血竭1钱5分,柴胡2钱,上肉桂1钱5分,巴豆(去油)2钱,玄参2钱,肉豆蔻1钱5分,知母2钱,真麝香1分,冰片1分,神金10张,辰砂2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辰砂为衣,宜盛瓷瓶,不可泄气。

    功能主治

    消积理滞,镇惊化痰。主小儿急慢惊风,痰喘气促,寒火结胸,大小便闭塞,一切食积痰疟,腹疼腹胀,红白痢疾,及发斑出疹,热毒内陷等证。

    用法用量

    未满周岁每服3丸,周岁以上每服5丸,用葱白1寸,灯心7根,煎汤将丸溶化,加白糖少许,温服。

    摘录《经验奇效良方》《病医大全》卷三十五:百效丸处方

    黄柏、苦参、连翘、川牛膝、何首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防风、防己、荆芥、紫苏叶。

    制法

    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

    不拘遍身上下手足脓窠,血风疥癣。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汤送下。1斤服完,除根不发。加蛇蜕1两研更妙。

    各家论述

    黄柏为君,苦参为臣,连翘、川牛膝、何首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为佐,防风,疮在上为使,防己、荆芥、紫苏叶,疮在下,此三味为使。

    摘录《病医大全》卷三十五《医统》卷八十七:百效丸处方

    生地黄(取汁)150枚,乌头150枚,大豆3升半。

    制法

    乌头以酒1升半,和地黄汁浸乌头至烂,绞去滓,纳豆子于二汁中,至除日晒之,有余汁更浸至汁尽为度。

    功能主治

    令人能食,益气,强盛有子,发白反黑,齿落更生。主痼冷风眩,寒中手足冷,胃寒脐冷,百病五劳。

    用法用量

    初服2豆(走尺??),渐服至20豆,有病空腹服,无病食后服,四时合亦得,2月制尤美。

    注意

    先病热之人不可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七《疡医大全》卷七:百效丸处方

    草乌头(酒浸半日,刮去皮,切片,炒)1两,马钱子(切薄片,炒黄色,筛去毛,净)1两,全当归(切片,酒拌,晒干,炒)1两,麻黄(去节,不见火,晒脆)1两,真僵蚕(酒洗,炒去丝)1两,穿山甲(炒,去沙)1两,大甘草(不见火,晒干,研)5钱。

    制法

    上为细末,葱汁熬汤,水为丸,如芥子大,晒干,瓷瓶密贮。

    功能主治

    一切大毒恶疮,无论已溃未溃。

    用法用量

    高年者5-6分,中年者7-8分,少年者3分,凡服俱用葱汁白汤送下。务须避风取汗,如汗出后,必须次日辰已时方可起床见风,如不遵戒守,汗出见风,则手足坚硬。凡犯此者,即用甘草末,调服即解。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黄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患雅补》卷二......
  • 处方土鳖虫(头足全,纸包,焙燥)、自然铜(醋煅7次)、血竭、无名异、乳香、没药,归梢3钱,硼砂(甘草汁飞)4钱,巴霜15粒。制法酒糊为丸,每丸湿重1分,干重8厘。功能主治消瘀散毒。主杖伤、夹伤。用法用量量所责之数服多寡,总不过5丸。摘录《杂......
  • 处方川芎2钱,草乌2钱,半夏2钱,麻黄1钱,蟾酥5分,南星4钱。制法以酒浸,晒干为末,再将芋艿叶绞汁拌湿,晒干研细。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痛极难忍。用法用量每服8厘,以酒调下。注意避风。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八厘散处方苏木面3克 半两钱3克 自然铜(醋淬七次)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血竭9克 麝香0.3克 红花3克 丁香1.5克 番木鳖(油煠去毛)3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接骨散瘀。跌打损伤。用法用量用黄油或童便调,温服......
  • 处方番木鳖(水浸去皮,麻油炸枯)5钱,蟾酥3钱,僵蚕1钱,乳香2钱,胆矾1钱,川蜈蚣3钱,甲片1钱,没药2钱,血竭1钱,朱砂3钱,蝉蜕1钱,全蝎3钱,原麝5分,牙皂5钱(去弦,炙),川乌1钱,雄黄1钱。制法上为细末,端阳修合,水泛为丸,如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