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八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风丹处方

    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一两。龙脑(研)、麝香(研),各一分。白僵蚕(微炒)、白附子(炮),各半两。半夏(白矾制)二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炮制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和圆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治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呜,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圆,细嚼,温荆芥汤下,茶清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八风丹别名

    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

    滑石(细研)天麻(酒浸)各30克 龙脑(研)麝香(研)各0.3克 白姜蚕(微炒)白附子(炮)各15克 半夏(白矾制)60克 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25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细末,人已研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头晕目眩,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食后温荆芥汤或茶清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扁鹊心书·神方》:八风丹处方

    大川乌(炮)4两,荆芥穗4两,当归2两,麝香(另研)5钱。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言语謇塞,口眼斜。

    用法用量

    服八风汤,再服此丹,永不再发。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杨氏家藏方》卷二:八风丹处方

    附子(去皮脐)半两,川乌头(去皮脐,炙)半两,草乌头(去皮尖)半两,白附子半两,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香白芷半两,天麻(去苗)半两,川芎半两,细辛(去叶土)半两(并生用),朱砂半两(别研),麝香1钱(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入白面5两,和匀,水和为丸,每1两作12丸,阴干。

    功能主治

    体虚有风,痰涎壅盛,头目昏重,口眼牵引,面若虫行,瘫缓诸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食后、临卧茶清或温酒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局方》卷一:八风丹别名

    八风丸

    处方

    滑石(细研)1两,天麻(酒浸)1两,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白僵蚕(微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半夏(白矾制)2两,寒水石(火烧通赤,细研,水飞)半斤。

    制法

    上为细末,入研者药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诸风及痰热上攻,头痛面赤,目眩旋运,鼻塞咽干,颈项不利,痰唾稠浊,神情如醉,百节疼痛,耳啸蝉鸣,面上游风,口眼蠕动。

    用法用量

    八风丸(《圣济总录》卷十六)。

    摘录《局方》卷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藿香1两,厚朴1两,半夏1两,甘草1两,黄橘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胸膈膨闷,心腹胀满,呕逆恶心,噫气吞酸,口淡无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
  • 处方芎1钱,当归4钱,人参1钱,桃仁10粒,姜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姜3片(有汗勿用)。功能主治消块,温胃。主产后七日内呕吐不止,全不纳谷,血块未除。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 处方白术1钱,白茯1钱,滑石(水飞)7分,砂仁(炒)7分,木香(煨)5分。功能主治脾胃俱受病,吐泻兼作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停食,加枳实、山楂、曲糵;挟惊,加胆星、天麻;风,加防风、干葛;暑,加香薷、扁豆;虚,加人参;内有热,加......
  •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安胃饮处方陈皮 山楂 麦芽 木通 泽泻 黄芩 石斛功能主治胃火上冲,呃逆不止,胸脘痞闷,便结口渴,苔黄脉数。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胃火热甚,脉滑实者,加石膏。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医......
  • 处方柴胡2钱,天花粉2钱,炒栀子2钱,甘草1钱,白芍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少阳春温,由春月伤风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