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八宝珍珠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八宝珍珠散处方

    儿茶 川连末 川贝母(去心,研)青黛各4.5克 红褐(烧灰存性)官粉 黄柏末 鱼脑石(微煅)琥珀末各3克 人中白(煅)6克 硼砂2.4克 冰片1.8克 京牛黄 珍珠(豆腐内煮半小时取出,研末)各1.5克 麝香0.9克

    制法

    上药各研细末,共兑一处,再研匀。

    功能主治

    阴虚喉疳,咽嗌干燥,局部淡红,微肿刺痛,日久肿痛加重,声音嘶哑.其色紫暗不鲜,破烂臭腐者。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人喉内烂肉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金鉴》卷六十六:八宝珍珠散处方

    儿茶1钱5分,川连末1钱5分,川贝母(去心,研)1钱5分,青黛1钱5分,红褐(烧灰存性)1钱,官粉1钱,黄柏末1钱,鱼脑石(微煅)1钱,琥珀末1钱,人中白(煅)2钱,硼砂8分,冰片6分,京牛黄5分,珍珠(豆腐内煮半炷香时取出,研末)5分,麝香3分。

    制法

    上药各为极细末,共兑1处,再研匀。

    功能主治

    喉疳腐烂。

    用法用量

    以细笔管吹入喉内烂肉处。

    摘录《金鉴》卷六十六《良朋汇集》卷五:八宝珍珠散处方

    珍珠(煅)1钱,海巴(煅)1钱,乳香(去油)1钱,没药(去油)1钱,血竭1钱,孩儿茶1钱,冰片5分,麝香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生肌长肉。主一切顽疮。

    用法用量

    掺患处。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医统》卷六十一:八宝珍珠散处方

    炉甘石1斤(倾银锅煅通红,入三黄汤内,铜锅煮2时,汤干就焙干,退冷,再乳3日,如尘无声,筛过听合众药用),血竭2钱,胆矾2钱,白硼半两,朱砂3钱,雄胆4钱,乳香(制)4钱,没药(制)4钱,轻粉2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俱以皮纸筛过,外加冰片末,每药3钱,加冰片3分。

    功能主治

    一切风热流泪,翳膜诸眼疾。

    用法用量

    外用点眼。

    摘录《医统》卷六十一
更多中药材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散处方胡粉(炒黄)槟榔 川楝子(去皮、核)鹤虱(炒)各60克 白矾(铁器熬)7.5克 干漆(炒烟尽)15克 雄黄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驱虫止痛。小儿虫积成团,腹中疼痛,肚腹胀满,大便秘结。(打虫)用法用量......
  • 处方黄连、乌梅、炮姜、山楂、厚朴、芍药、使君子肉、枳实、陈皮、川楝子。功能主治蛔虫动,口吐清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幼科百效》......
  •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川椒、乌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录《金匮翼》卷七......
  • 处方乌梅肉9克 黄连 蜀椒 藿香 槟榔各3克 胡粉 白矾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吐蛔。所吐蛔虫,色赤成团而活,属热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水煎如糊,空腹时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 《回春》卷二:安蛔汤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二明·《万病回春》:安蛔汤出处安蛔汤,出自明·《万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