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八味汤

    《杨氏家藏方》卷六:八味汤处方

    吴茱萸(汤洗七次)干姜(炮)各60克 木香 橘红 肉桂(去粗皮)丁香 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各30克

    制法

    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气不升降,心腹刺痛,大便滑泻。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侯,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易简方》:八味汤处方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各60克 橘红 茯苓 附子 缩砂仁各30克

    制法

    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

    泄泻,不思饮食,水谷不化者。

    用法用量

    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3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易简方》《产科心法》卷上:八味汤处方

    熟地3钱,萸肉1钱,山药1钱5分,茯苓1钱,泽泻8分,麦冬1钱,肉桂3分,制附子3分(此2味胎中慎用)。

    功能主治

    下焦虚寒,胎气阴冷,致患转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凉服。

    摘录《产科心法》卷上《医彻》卷四:八味汤处方

    怀熟地3钱,山茱肉2钱,肉桂5分,熟附子5分,牡丹皮1钱,山药2钱,川牛膝1钱半,茯苓1钱,泽泻1钱。

    功能主治

    产后阴虚发喘,气上逆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汗出不止,兼进生脉散。

    摘录《医彻》卷四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车前子半两,龙胆草半两,谷精草半两,仙灵脾半两,威灵仙半两,藁本半两,荆芥穗2钱半,秦皮2钱半,甘草(炙)2钱半。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热眼肿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服。摘录《直指》卷二十......
  • 处方硫黄1两,水银(二味同炒,作沙子)1两,曾青1两,丹砂1两,雄黄1两,白石英1两,紫石英1两,铅丹1两,玄精石1两,胡粉1两,消石2两(以上11味各细研,入瓷盒盛,盒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济毕,候干,以文火养一复时后,闭盒眼子,用大火......
  • 处方天雄(去皮脐,如无,以大附子代之)1两,大川乌1两(去皮脐),白附子5钱,南星5钱,天麻5钱,川芎,半夏,木香,全蝎(去毒,姜汁拌,全用)。功能主治偏正头风作痛,痛连于脑,常如牵引之状,发则目不可开,眩晕不能抬举。用法用量方中川芎、半夏......
  • 别名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处方天雄60克(此药最佳,无则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乌60克(去皮)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白术各30克 川芎 木香 全蝎(姜汁拌,全用)半夏各15克(同天雄、附子、南南、川乌并生用)制法上药生用,锉如麻......
  • 别名拓痞丸处方桂心3分,曾青(无,代以空青)3分,牡丹3分,鳣头甲(头渍,炙令黄色)3分,干姜3分,蜀漆7分,细辛6分,龙胆5分,附子4分(炮)。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痞,面黄羸瘦,丁奚不欲饮食,食不生肌肤,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