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醉魂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魂藤拼音注音Zuì Hún Ténɡ别名

    野豇豆、老鸦花

    来源

    萝藦科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以根、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理作用

    茎及叶显强心甙反应。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除湿,解毒,截疟。

    风湿脚气:根1条,水煎服;或用全株煎水洗患处。

    胎毒:根及花椒少许,用菜油煎后搽患处。

    疟疾:根2钱,煎鸡蛋吃。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醉魂藤拼音注音Zuì Hún Ténɡ别名

    野豇豆、老鸦花、对叶羊角扭

    英文名Winged Heterostemma出处

    始载于《峨眉山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醉魂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temma alatum Witht.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谷水旁林中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等地。

    原形态

    纤细攀援木质藤本,长达4m。茎有纵纹及2列柔毛,老时渐无毛。叶对生,纸质;叶柄长2-5cm,扁平,被柔毛,先端具丛生小腺体;叶片宽卵形或长卵圆形,长8-15cm,宽5-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基出脉3-5,初成翅形,后渐扁平,侧脉3-4对,纤细,先端弯曲。伞形状聚伞兵花序腋生,着花10-15朵;花序、花梗被微毛;苞片和小苞征卵形;花萼5裂,内面基部有5个小腺体;花冠黄色,辐状,外面被柔毛,内面无毛,花冠开后成镊合状排列;副花冠5片,星芒状,从合蕊冠伸出不闻不平展于花冠上;花药方形,先端具透明膜征;花粉块近方形,直立,着粉腺紫色,菱形;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柱头基部5棱。蓇葖果双生,线状披针形,长10-15cm,外果皮具纵条纹。种子呈褶叠状,深褐色,长约1.5cm,宽1cm,先端具长达3cm的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9月,果期6月至翌年2月。

    归经

    入肝、肾二经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宣壅逐湿;辟秽疗疟。主脚气麻木酸痛无力;胎毒疮疹;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油煎涂搽患处。

    各家论述

    《峨眉山植物志》:治风湿脚气、胎毒和疟疾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痢疾草来源菊科波斯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各地引种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外用治痈疮肿毒。用法用量全草1~2两,水煎服;外用鲜全草加红糖适量......
  • 《中药大辞典》:波棱瓜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别名色尔格美多(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实。9~10月采收,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分布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原形态草质藤本。茎细长,攀援。叶互生,心状阔卵形,......
  • 《全国中草药汇编》:波棱瓜子拼音注音Bō Lénɡ Guā Zǐ别名色吉美多[藏语]来源葫芦科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柔肝。主治黄疸型传......
  • 拼音注音Bō Yuán Jiǎ Li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波缘假瘤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engleri(Luerss.)H.Ito[Polypodium engleri Luerss.]采收和......
  • 拼音注音Bō Yuán Sǒnɡ Mù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波缘楤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