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粽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粽粑叶别名

    柊叶、棕叶

    来源

    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广东、云南。

    性味

    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

    感冒高热,痢疾,吐血,衄血,血崩。根状茎5钱,水煎服。

    口腔溃烂,酒醉。叶柄5钱,水煎服或用鲜全草捣烂取汁含漱或内服。

    小便不利,音哑。叶3~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粽粑叶拼音注音Zònɡ Bā Yè别名

    冬叶、粽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竹芋科植物柊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rynium capitatum Willd.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柊叶,多年生草本,高约1m,根茎块状。叶基生;叶柄长约60cm,叶枕长3-7cm,无毛;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50cm,宽10-22cm,先端短渐尖,基部急尖,两面均无毛。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约5cm,无柄,自叶鞘内生出;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3cm,紫红色,先端初急尖,后呈纤维状;每一苞片内有花3对,无柄;萼片玫形,长约1cm,被绢毛。果梨形,粟色,具3棱,长1-1.2cm,外果皮质硬。种子2-3颗,具浅槽良及小疣凸。花期5-7月。

    栽培

    生物学物性,喜温暖潮湿气假。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的阴湿地栽培。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初春,从母株中挖掘部分新长出的粗壮植株作种苗,分成数蔸,每蔸留3-4个地上茎,煎去茎下部叶片,按行120×100cm挖穴,穴深约30cm,每穴栽1蔸,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3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主感冒发热;痢疾;吐血;衄血;血崩;口腔溃烂;音哑;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鲜草捣烂取汁。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diata Sch.-Bip. [B. pilosa ......
  • 拼音注音Bái Huā é Zhǎnɡ Chái别名汉桃叶、广西鹅掌柴、七叶莲、七多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花鹅掌柴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ter leacantha Vig.[Schef-flera kwangs......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龙胆拼音注音Bái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肝胆,除湿热,健胃。用于流行性脑脊髓......
  • 《中国药典》:白芷拼音注音Bái Zhǐ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来源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
  • 《中药大辞典》:白芷叶拼音注音Bái Zhǐ Yè别名蒚麻(《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叶片。功能主治《纲目》:“浴丹毒、瘾疹风疮。“复方①治风瘙隐轸:白芷根、叶煮汁洗之。(《千金方》)②治小儿身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