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瘴气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瘴气藤来源

    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温。

    注意

    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

    2~3钱,酒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瘴气藤拼音注音Zhànɡ Qì Ténɡ英文名venulosum Stizolobium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黄毛黎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Mucuna venulosa (Piper)Merr.et Metc.]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草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

    原形态

    黄毛黎豆 一年生攀援藤本。幼枝稍被毛。三出复叶;小叶纸质,大小不等,长6-15cm,顶生小叶阔斜方状卵形,侧生的较小,极偏斜,先端急尖,上表近无毛,下面密被紧贴的短柔毛,小叶柄长3-4.5mm。总状花序长15-30cm,总轴和花梗密被灰色柔毛;花3朵簇生于一节上;花梗中间一个较长,中部以上有节;小苞片大,卵长圆形,长1-2cm,早落;花萼阔钟形,密被灰色小微毛及黄褐色、早落的长刺毛,上面裂片阔,下面的较狭,披针状三角形;花冠深紫色,旗瓣卵形,长约2cm,翼瓣线状长圆形,长约3cm,龙骨瓣钩镰状,长约4cm。雄蕊二体;子房无柄。荚果长5-7cm,膨胀,密被黑褐色、不脱落的刺毛。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性味

    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

    清热截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温。有清热解毒、止痛、截疟的功能。用于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催乳藤别名奶汁藤来源萝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催乳。主治乳汁不下。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催乳藤拼音注音Cuī Rǔ......
  • 拼音注音Cuī Chǎn Cǎo别名牛尾草、六角草、细穗石松、树灵芝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phlegmaria(L.)Holub.[Lycopodium phlegmaria......
  • 来源萝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L.) Pers.,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布台湾、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根的制剂有催吐作用。种子抽提物对心脏有类似“羊角拗”的强心作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并可提制呕吐、下泻药物。茎皮:可治高热,消化不良,疥癣。乳......
  • 拼音注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V.pinnataL.var.chaero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