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泽泻实

    《中药大辞典》:泽泻实拼音注音Zé Xiè Shí出处

    《别录》

    来源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果实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泽泻"条。

    性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别录》:"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泽泻实拼音注音Zé Xiè Shí英文名Fruit of Oriental Waterplantain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orientale (Sam.) Jrz.[A.plantago-aquatica L.var.orientale S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后分批采收。用刀割下果序,扎成小束,挂于空气流通处,脱粒,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河北、新疆、河南等地。

    原形态

    泽泻,多年生沼泽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块茎,球形,直径可达4.5cm,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柄长达50cm,基部扩延成叶鞘状,宽5-20mm;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8cm,宽2-10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广楔形、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两面光滑;叶脉5-7条。花茎由叶丛中抽出,长10-100cm,花序通常有3-5轮分枝,分枝下有披针形或线形苞片,轮生的分枝常再分枝,组成圆锥状复伞形花序,小花梗长短不等;小苞片披针形至线形,尖锐;萼片3,广卵形,绿色或稍带紫色,长2-3mm,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质,较萼片小,白色,脱落;雄蕊6;雌蕊多数,离生;子房倒卵形,侧扁,花柱侧生。瘦果多数,扁平,倒卵形,长1.5-2mm,宽约1mm,背部有两浅沟,褐色,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7-9月。

    化学成分

    果实含淀粉(starch)。

    归经

    脾;肝;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益肾气。主风痹;肾亏体虚;消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

    《别录》: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Arg.,以果实表面的粉状毛茸和根入药。根随时可采,腺毛及毛......
  • 别名皱柄羊肚菌、粗腿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混交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用于......
  • 拼音注音Cū Jīnɡ Luó Guō Dǐ别名锣锅底、蛇莲、曲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异叶赤瓟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hookeri C.B Clarke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切块......
  • 别名大黄草、黄草、密花石斛来源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布云南、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咸,寒。功能主治滋阴益肾,生津止渴。蜘蛛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弱。用......
  • 拼音注音Cāo Yè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糙叶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henryi (Oliv.)Harms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用木槌敲击,使木心和皮部分离,抽去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