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鸭胆

    《中药大辞典》:鸭胆拼音注音Yā Dǎn出处

    《纲目》

    来源

    为鸭科动物家鸭胆汁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味

    《纲目》:"苦辛,寒,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涂痔核。又点目赤初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鸭胆拼音注音Yā Dǎn英文名Duck gallbladder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胆囊。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鸭去内脏时,摘下胆囊,取胆汁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原形态

    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性状

    性状鉴别,鲜胆呈小囊状,长1.5-3cm,上端颈部较细,内有深绿色胆汁。干胆呈扁平囊状,胆汁干燥呈粉状或块状。气微腥,味苦。

    化学成分

    胆汁中含鹅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别石胆酸(allolithocholic acid),3α-羟基-7-酮基胆烷酸(3α-hydroxy-7-oxocholanic acid),3-酮-4,6-二烯胆烷酸(3-oxo-4,6-diene-choloplanic acid)。

    药理作用

    与鸡胆相似,主含鹅脱氧胆酸(CDCA),CDCA有利胆,溶解胆结石,促进脂及的消化和吸收,止咳祛痰平喘,降血脂,抗高务压及抗菌等作用。

    归经

    肝;大肠经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赤肿痛;痔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

    《纲目》:涂痔核。又点目赤初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Yè Guā Fù Mù别名乌骨藤、确络风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白叶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 (Hance)Merr.,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辛、涩,温。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别名白叶花、银背叶秔子梢、银色秔子梢来源豆科白叶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血。主治肠炎,腹泻,痢疾,浮肿,便血。本品还可治风湿,跌打损伤,......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别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淡,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拼音注音Bái Tǔ Fú Línɡ别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
  • 来源萝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肠结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黄柏、毛冬青根各3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