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牙新渊

    拼音注音Yá Xīn Yuān别名

    粘毛火索麻。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粘毛山芝麻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viscida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山坡和丘陵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

    原形态

    粘毛山芝麻 灌木,高达2m。小枝幼时被短柔毛,后脱净。叶互生;叶柄长3-10mm,被毛;叶片卵形或近圆形,长6-15cm,宽4.5-8.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在中部以上常浅裂,上面被稀疏星状短柔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状茸毛;基出脉5-7条。花单生于叶腋或排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花梗有关节,长约4mm;萼长15-18mm,密被白色星状长柔毛和混生短柔毛,5裂,裂片急尖;花瓣5片,白色,不等大,匙形;雄蕊10,退化雄蕊5;子房有多数乳头状突起。蒴果圆筒形,长2.5-3.5cm,宽10-12cm,先端急尖,密被垦状长柔毛和皱卷的长达4mm的长柔毛。种子多数,菱形,长约2mm,宽约1mm,具小纵沟。花期5-6月。

    性状

    性状鉴别 茎类圆形,有纵皱,幼枝被短柔毛。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6-15cm,宽4.5-8.5m。先端长渐尖,中部以上常有浅裂,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黄绿色,被稀疏的星状短柔毛,下面色较浅,被白色星状茸毛,基生脉5-7条,叶柄长3-10mm,被毛。

    性味

    辛;苦;凉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清热利湿。主脘腹胀痛;痢疾;便血;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楮头红拼音注音Chǔ Tóu Hó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或沟边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直立草本,高10~......
  • 《中药大辞典》:楮实拼音注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谷木子、谷树子、谷树卵子(《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别......
  • 拼音注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拼音注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重庆草药》:“味甘,性微寒,无毒。“②《广西中草药》:“味微......
  • 《中药大辞典》:楮树白皮拼音注音Chǔ Shù Bái Pí别名谷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草木便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的韧皮部。性味①《药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