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雄黄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雄黄豆拼音注音Xiónɡ Huánɡ Dòu别名

    腊肠豆、排钱豆

    来源

    豆科雄黄豆Cassia javanica L. var. indo-chinensis Gagnep.,以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理气润肠。主治胃痛,疟疾,感冒,麻疹,水痘,便秘。

    用法用量

    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雄黄豆拼音注音Xiónɡ Huánɡ Dòu别名

    腊肠豆、排钱豆

    出处

    《云南巴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豆科植物雄黄豆果实。秋、冬采。炒后用。

    生境分布

    多为栽培。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态

    乔木。羽状复叶,小叶4~8对,卵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两面有柔毛。花淡红色,呈总状花序,下垂。果圆柱形,成熟时褐色,长30~60厘米,直径2~3厘米,内有十几粒黄色、有硫黄味的扁圆形种子。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理气润肠。治胃痛,疟疾,感冒,麻疹,水痘,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鳖卵拼音注音Biē Luǎ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卵。性味《医林纂要》:“咸,寒。“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盐淹煮吞,补阴虚亦验。“②《纲目》:“盐藏煨食,止小儿下痢。“③《医林纂要》:“治久泻久痢。“摘录......
  • 《中药大辞典》:鳖头拼音注音Biē Tóu别名鳖首(《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头。加工鳖甲时,割下鳖头,洗净晒干。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产。性状干燥的鳖头,略呈长圆柱形,吻端尖,颈部向上弯曲,约成90度角。外表呈灰棕色......
  • 《中国药典》:鳖甲拼音注音Biē Jiǎ别名团鱼盖、脚鱼壳、上甲、甲鱼英文名CARAPAX TRIONYCIS来源本品为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
  •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拼音注音Biē Jiǎ Jiāo别名别甲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药。生境分布主产山东、河北。炮制原料:鳖甲、阿胶、冰糖、黄酒、香油。先将鳖甲......
  • 《中药大辞典》:鳖肉拼音注音Biē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化学成分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6.5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6克,灰分0.9克;钙107毫克,磷135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