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苋实

    《中药大辞典》:苋实拼音注音Xiàn Shí别名

    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苋科植物种子。9~11月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苋"条。

    归经

    《玉楸药解》:"入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性味

    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通利二便。治青盲翳障,目雾不明,乳糜血尿,二便不利。

    ①《本经》:"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②《别录》:"主白翳,杀蛔虫。"

    ③《日华子本草》:"益精。"

    ④《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花,肝风客热等。"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

    复方

    ①治眼雾不明及白翳:苋菜子、青葙子、蝉花,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红崩:苋菜子、红鸡冠花、红绫子,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大小便难:苋实末半两。分二服,以新汲水调下。(《圣惠方》)

    ④治乳糜血尿:红苋菜种子炒至炸花,研成细末。每服三钱,糖水送服,每日三次。服几次后,如小便仍混浊不清,可用委陵菜一两,水煎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苋实拼音注音Xiàn Shí别名

    莫实、苋子、苋菜子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药方用苋实甚稀。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苋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tricolor L.[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A. gangeticu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晒后搓揉脱下种子,扬净,晒干。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时逸为半野生。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绿色或红色,分枝较少,高80-150cm。叶互生;叶辆长3-10cm,绿色或红色;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2cm,宽3-7cm,绿色或常成红色、紫色或黄色,或部分绿色加杂其他颜色,钝头或微凹,基部广楔形,全缘或波状,无毛。花簇腋生,球形,花序在下部者呈球形,上都呈稍断续的穗状花序,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苞片及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芒状,长约4mm,膜质,透明;等片3,披针形,膜质,先端芒状;雄蕊3;雌蕊1,柱头3裂。胞果卵状长圆形,长于果实,熟时环状开裂,上半部成盖状脱落,包干宿存花被片内。种子黑褐色,近于扁圆形,两面凸,平滑有光泽,边缘钝。花期5-8月,果期7-9月。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近圆形或倒卵形,黑褐色,平滑,有光泽。气微,味淡。

    归经

    肝;大肠;膀脱经

    性味

    甘;性寒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通利二便。主青盲翳障;视物昏暗;白浊血尿;二便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2.《名医别录》:主白翳,杀蛔虫。

    3.《日华子本草》:益精。

    4.《本草图经》:主翳目黑花,肝风客热等。

    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伤风咳嗽。

    6.《本草纲目》:苋实与青葙子同类异种,故其治目之功,亦相仿佛也。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灌木丛中。分布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台湾等地。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鱼眼木、白火炭、白......
  •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化学成分树皮......
  •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豆、粉豆(《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首乌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来源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以块根入药。4~5月或10~11月菜块根,晒干。性味苦、甘、涩,微温。功能主......
  • 《中药大辞典》:白马阴茎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别名白马茎(《本经》)。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