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无花果叶

    《中药大辞典》:无花果叶拼音注音Wú Huā Guǒ Yè出处

    《救荒本草》

    来源

    桑科植物无花果,夏、秋采收。

    原形态

    详"无花果"条。

    性味

    ①《纲目》:"甘微辛,平,有小毒。"

    ②《本经逢原》:"微辛,无毒。"

    功能主治

    治痔疮,肿毒,心痛。

    ①朱震亨:"治五痔肿痛,煎汤频熏洗之。"

    ②《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汤服。"

    ③《本草汇言》:"去湿热,解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熏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无花果叶拼音注音Wú Huā Guǒ Yè出处

    出自《救荒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桑科植物无花果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car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于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区。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10m。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壮,表面褐色,被稀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粗壮;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cm,红色;叶片厚膜质,宽卵形或卵圆形,长10-24cm,宽8-22cm,3-5裂,裂片卵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齿,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密生细小钟乳体及黄褐色短柔毛,基部浅心形,基生脉3-5条,侧脉5-7对。雌雄异株,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于叶腋;雄花和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内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一4;瘿花花柱侧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4,花柱侧生,柱头2裂。榕果(花序托)梨形,成熟时长3-5cm,呈紫红色或黄绿色,肉质,顶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性味

    甘;微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

    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主湿热泄泻;带下,痔疮;痈肿疼痛;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

    1.治五痔肿痛,煎汤频熏洗之。

    2.《救荒本草》:治心痛。煎汤服。

    3.《本草汇言》:去湿热,解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子舒筋草拼音注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别名牛肋巴、舒筋草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Forsk.)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舒筋......
  • 拼音注音Bì Zǐ Cǎo别名舒筋草、小牛肋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采收和储......
  •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梳剑拼音注音Bì Shū Jiàn别名闩门草、矛叶蹄盖蕨、小石剑、蛇轮草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矛叶蹄盖蕨Diplazium lanceum (Thunb.) Presl,以全草、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性味甘、辛......
  • 拼音注音Bì Chǐ Hāo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pallasia pectinata ......
  • 拼音注音Bèi Huā Chuānɡ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