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石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青菜拼音注音Shí Qīnɡ Cài别名

    厚脸皮、石头菜、华被萼苣苔

    来源

    苦苣苔科被萼苣苔属植物宽萼苣苔Chlamydoboea sinensis (Oliv.)Stapf,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咳平喘。用于黄疸型肝炎,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痢疾;外用治荨麻疹。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石青菜拼音注音Shí Qīnɡ Cài别名

    石头菜(《云南中草药选》),门听(壮名)。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苦苣苔科植物中华被萼苣苔全草。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生境分布

    生长于林下及山坡石缝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26厘米。根茎短粗,柱状,黑褐色,有极密的环纹。叶对生,紧接;叶片坚纸质,卵圆形至长圆形,长3~7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至斜心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褐色,密被小茸毛,边缘有浅齿;叶柄长2.5~5.5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基部有迟脱落的大苞片;花葶长约11厘米;花淡紫色。钟状,5裂。蒴果狭圆柱形,长约2厘米。花期夏季。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凉血止痢。

    复方

    ①治痢疾,哮喘:石青菜一至三钱,煎服。

    ②治荨麻疹:鲜石青菜适量,煎水洗患处。(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外伤出血:石青菜干粉适量包敷创面。(《文山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石青菜拼音注音Shí Qīnɡ Cài别名

    脸皮、石头菜、华被萼苣苔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Chlamydoboe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地质学毛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amydoboea sinensis (Oliv.) Stapf [Parabosea sinensis (Oliv) Bur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2200m的林下及坡石缝中或陡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蛛毛苣苔 矫小半灌木,高约25cm。根状茎粗短,圆柱形,黑褐色,有极密的环纹;茎常弯曲,幼嫩部分有褐色毡毛,节间短。叶对生;吉柄长2.5-6cm;叶片长圆形、长圆状状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16cm,宽1.5-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略偏斜,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晃浅齿,上面有蛛丝状毛,很快变无毛,下面褐色毡毛。聚伞花序腋生,有长梗,花密集;苞片大,绿白色,状匙形;花冠紫色,钟状,长约1.6cm,下部稍呈囊状,5裂片近相等,圆形;雄蕊2,内藏,花药先端粘合,退化雄蕊3;药盘环状;子房线形,花柱极短。蒴果长约3cm,狭圆柱形,螺旋状扭曲。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止咳平喘;凉血止血。主痢疾;肝炎;咳嗽;哮喘;荨麻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柏树果拼音注音Bǎi Shù Guǒ别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8~10月,果实长大而未裂开时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柏树叶“条。性味苦涩,平。①《分......
  • 拼音注音Bǎi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我国特产树种。资源分布:分布于......
  • 《中药大辞典》:柏树油拼音注音Bǎi Shù Yóu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树干渗出的树脂。砍断树干,待树脂渗出凝结后,7~8月间采。性味①《草木便方》:“甘,平。“②《重庆草药》:“淡涩,平,无毒。“功能主治祛风,解毒,......
  • 《中药大辞典》:柏根白皮拼音注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本草经集庄》),柏白皮(《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纲目》;“苦,平,无毒。“功能主治治烫伤。《别录》:“主火灼烂疮,长毛发。“用......
  • 《中药大辞典》:柏脂拼音注音Bǎi 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功能主治治疥癣,癞疮,秃疮,黄水疮,丹毒。①《唐本草》:“枯枝节烧取油,疗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