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水胡满根

    《中药大辞典》:水胡满根拼音注音Shuǐ Hú Mǎn Gēn出处

    《广东中草药》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苦朗树。全年可采。洗净,去青皮,蒸过晒干,切片备用。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胡满"条。

    性味

    《广东中草药》:"苦,寒,气臭,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瘀逐湿,清热消肿。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流感,疟疾,肝炎,肝脾肿大,跌打肿痛。

    ①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瘀逐湿,通经祛痹,清热消肿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疟疾,肝脾肿大,四肢肌肉萎缩无力,大热症,跌打肿痛,腰腿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筋骨痛,胃痛,疟疾;肝炎的肝脾肿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复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流感:水胡满根一至三两,慢火煎,内服。(《广东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胡满根拼音注音Shuǐ Hú Mǎn Gēn别名

    苦(艹朗)树根

    英文名root of Unarmed Glorybower出处

    出自《广东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苦郎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on inerme(L.) Gaertn.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去青皮,蒸过晒干,切片备用。

    原形态

    攀援状灌木,高可达2m。直立或平卧;根、茎、叶具苦味。嫩枝灰黄色,被短柔毛。单叶对策 ;叶柄长约1cm;叶片薄革质,椭圆形、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5-4.5cm,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全缘,常略反卷,两面均被黄色细小腺点;侧脉4-7对。花极香,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叶腋,有花3-7朵,花序梗长2-4cm;苞片极小,线形;花萼钟状,先端微5裂,花萼长约7mm;花冠白色,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长约7mm,花冠管长2-3cm,外面有不明显的腺点,内面密生绢状柔毛;雄蕊4,偶为6,花丝紫红色,与花柱同伸出花冠;柱头2裂。核果倒卵形,直径7-10mm,花萼宿存。花、果期3-12月。

    化学成分

    根含毛蕊花甙(verbascoside)

    归经

    肺;三焦;肝经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热痹;肢软乏力;流感;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败酱拼音注音Bài Jiànɡ别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
  • 拼音注音Bài Jiànɡ Cǎo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败酱(苦斋)P. villosa (Thunb.) Juss......
  • 《中药大辞典》:辫子草根拼音注音Biàn Zi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的根。夏、秋采收。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通络。治黄疸,痢疾,小便淋痛,风湿痛,咯血,崩漏,白带,痔疮......
  • 拼音注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lepia hancei Prantl采收和......
  • 拼音注音Bī Xuè Léi别名鼻血雷、鼻血莲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以根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胃痛;外用治毒蛇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