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水泽兰

    《中药大辞典》:水泽兰拼音注音Shuǐ Zé Lán别名

    扯根菜(《救荒本草》),水滓蓝(《天宝本草》),水杨柳(《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菜全草。秋后割取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

    生长在较潮湿的地方。分布华东、华北、中南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和根均呈紫红色。叶互生;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1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细锯齿。花黄绿色,聚伞花序2~3分枝,偏于花序的一侧,顶端近弯卷,花柄极短;萼5裂,基部连合,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先端尖;花瓣线形或线状匙形,通常缺乏;雄蕊10,着生于萼筒上;心皮5,由基部互相连接直达中部,柱头头状,胚珠多数。蒴果扁平,5裂,有5喙,于心皮的分离部开裂。种子细小,多数,红色。花期9~10月。

    性味

    甘,温。

    ①《救荒本草》:"味甘。"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甘,性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水。治经闭,水肿,血崩,带下,跌打损伤。

    ①《天宝本草》:"通经活血。治跌打损伤,妇女崩带,瘰疬。"

    ②《贵州民间药物》:"消肿利水,行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水肿、食肿、气肿:水泽兰一两,臭草根五钱,五谷根四钱,折耳根三钱,石菖蒲三钱。煎水服,日服三次。(《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水肿:水泽兰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跌打伤肿痛:水泽兰适量,捣绒敷患处;另用水泽兰五钱,煎酒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水泽兰拼音注音Shuǐ Zé Lán别名

    扯根菜、水滓蓝、水杨柳、赶黄草、红柳信、流痰草、红曲草、水桃草、双线草、水苋草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Penthorum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叶科植物扯根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P.sedoides L.var.chinense (Pursh)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后割取全草,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较阴湿的草丛中或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扯根菜 多年生草本,高15-80cm,主根明显,呈紫红色。茎直立,常单一或分枝,圆柱形,紫红色。叶互生;无柄或近于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12cm,宽约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边缘具尖锐细锯齿。齿尖有腺点,两面均无毛。聚伞花序2-4分枝,花序轴上疏生短腺毛;花两性,黄色,多数,常排列一侧,向下旋卷;苞片小,卵形或钻形;花梗短;花萼宽钟形,黄绿色,5深裂,裂片三角状卵圆形,长约3mm,先端锐尖;无花瓣,或偶有一白色线形或条状匙形的花瓣;雄蕊10,着生于萼筒上,排列成2轮,稍伸出花萼,花药淡黄色,椭圆形;心皮5,下部合生,上部分离,花柱5,粗短,柱头淡红色,扁球形。蒴果扁平,5裂,有5喙,由心皮的分离部开裂,红紫色,径约5mm。种子细小多数,椭圆形,粗糙。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状

    根茎呈圆柱状,弯曲,具分枝,长约15cm,直径3-8cm,表面呈红褐色,密生不定根。茎圆柱形,直径1-6mm,红紫色,不分枝或基部分枝。叶膜质,易碎,完整者呈披针形或狭披针形,绿褐色,长3-11.5cm,宽0.6-1.2cm,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无柄或近无柄。有时枝端可见聚伞花序,花黄绿色,无花瓣,偶见果实,紫红色,直径达6mm。气微,味甘。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

    利水除湿,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带下,痢疾,闭经,跌打损伤,尿血,崩漏,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

    1.《天宝本草》:通经活血。治跌打损伤,妇女崩带,瘰疬。

    2.《贵州民间药物》:消肿利水,行气。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钱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铺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Fēnɡ别名老虎斑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蕈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ingia chinensis (Champ.)Oliv.ex H......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拼音注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own,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苦,寒。有大毒。注意不......
  • 《中药大辞典》:卜芥拼音注音Bǔ Jiè别名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小虫芋、狼毒(《广西药植名录》),尖尾芋、尖尾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来......
  • 拼音注音Biàn Yè Rónɡ别名金不换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变叶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Variolosa Lindl.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