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山里红

    拼音注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

    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川梨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田野、村庄附近等向阳处。分布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川梨,又名:棠梨刺。

    落叶乔木,高达12米。通常有刺。主干粗大,多分枝,树皮灰棕色,小枝蓝紫色,幼时被绵状毛。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卵形或长卵形,长4~7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具钝锯齿;叶柄长1.5~3厘米。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3朵,总花梗和花梗均密生绒毛,渐脱落,果期无毛或近无毛;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2~2.5厘米,花瓣5;雄蕊25~30,稍短于花瓣;花柱3~5,离生,无毛。梨果近球形,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酸甘,温。"

    功能主治

    《西藏常用中草药》:"消食积,化瘀滞。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ǐ Guǎn Rónɡ别名笔管树、漆娘舅、鸟榕、雀榕来源桑科笔管榕Ficus wigh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漆疮,鹅儿疮、乳腺炎。用法用......
  • 《全国中草药汇编》:笔罗子拼音注音Bǐ Luó Zǐ别名野枇杷、粗糠柴来源清风藤科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根皮入药。生境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解毒,利水,消肿。主......
  • 拼音注音Bì Zǐ Sān Jiān Shā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种子和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采收和储藏:枝叶全年均可采;种子在秋季成熟时采收,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
  •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子舒筋草拼音注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别名牛肋巴、舒筋草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Forsk.)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舒筋......
  • 拼音注音Bì Zǐ Cǎo别名舒筋草、小牛肋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