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拼音注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

    红粉底

    来源

    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

    生境分布

    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

    注意

    本品有毒,均作外用,不可内服。

    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碰伤,破流脓血,久不收敛。

    用法用量

    外用。

    备注

    主要原料为水银、火硝、明矾各等量或水银13两,火硝8两,明矾10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升药底拼音注音Shēnɡ Yào Dǐ出处

    《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

    为炼制升药后留在锅底的残渣。

    性状

    为不规则的板块状,多数一面平坦,一面呈蜂窝状,全体呈乳白色至淡黄色,厚约1厘米。质硬而脆。气微臭。以淡黄色、块状、纯净者佳。

    功能主治

    ①《药材资料汇编》:"治疥癣。"

    ②《中药志》:"用于疥疮,能杀虫止痒。"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升药底拼音注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

    灵药渣、红粉底

    英文名Residue of after making mercuric oxide is made of in a simple and easy method出处

    出自《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炼制升药后留在锅底的残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布

    主产于河北、天津、湖北武汉、湖南湘潭、江苏镇江;其他地区亦可制造。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状,通常直径3-7cm,厚0.3-0.7cm。白色至淡黄色;条痕白色,微带黄色调。一面较平坦或具极细小也,另一面粗糙或呈蜂窝状。质硬脆,可折断,断面多数为淡黄色,有的散有红色点或线。气微臭。以厚片状、淡黄色、纯净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含硫酸汞(HgSO4),硝酸汞[Hg(NO3)2],硫酸钾(K2SO4),氧化铝(Al2O3),亚硝酸钾(KNO2)。

    归经

    肺经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杀虫止痒;收湿生肌。主疥癣;湿疹;黄水疮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涂。

    各家论述

    1.《药材资料汇编》:治疥癣。

    2.《中药志》:用于疥疮,能杀虫止痒。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杨树皮拼音注音Bái Yánɡ Shù Pí别名白杨皮(《梅师集验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原形态山杨,又名:大叶......
  • 《中药大辞典》:白松塔拼音注音Bái Sōnɡ Tǎ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山西中草药》)。出处《山西中草药》来源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春、秋采收,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区,喜光。分布于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北部和湖北西......
  • 《中国药典》:白果拼音注音Bái Guǒ别名白果仁英文名SEMEN GINKGO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性状本品......
  • 《中药大辞典》:白果叶拼音注音Bái Guǒ Yè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性状干燥叶片,大多折叠或已破碎,完整者呈扇形。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时中间凹入,基部楔形,叶脉为射出数回二分又平行脉,细而密,光滑无毛,易纵向撕......
  • 拼音注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素33%,葡萄糖甘露聚糖(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聚糖),阿拉伯糖-4-o-甲基葡萄糖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