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伞杨

    拼音注音Sǎn Yánɡ别名

    截萼黄槿、恒春黄槿。

    来源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桐棉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spesia populnea (L.) Soland.ex Corr.[Hibiscus poulneus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生于海边和海岸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地。

    原形态

    桐棉 常绿乔木,高约6m。小枝具褐色盾形细鳞秕。叶互生;叶柄长4-10cm,具鳞秕;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7mm;叶片卵状心形,长7-18cm,宽4.5-11cm,先端长尾状,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鳞秕。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2.5-6cm,密被鳞秕;小苞片3-4,线状披针形,被鳞秕,长8-10mm,常早落;花萼杯状,截形,直径约15mm,具5尖齿,密被鳞秕,花冠钟形,黄色,内面基部具紫色块,长约5cm;雄蕊柱长约25mm;花柱棒状,先端具5槽纹。蒴果梨形,直径约5cm。种子三角状卵形,长约9mm,被褐色纤毛,间有脉纹。花期近全年。

    化学成分

    叶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C19-C33 烷烃(C19-C33 alkanes),羽扇烯酮(lupeno-ne),伞杨还含棉酚(gossypol)。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脑膜炎;痢疾;痔疮;睾丸肿痛;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鸊鷉拼音注音Pì Tī别名鷉、须赢(《尔雅》),刁鸭(《食疗本草》),油鸭(《纲目》),水鸰仃(《医林纂要》),水葫芦(《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肉或全体。生境分布分布亚洲东部的湖沼或......
  • 拼音注音Bǎo Yóu别名地鵏油、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 tarda L.,以脂肪入药。生境分布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冬迁我国北部。炮制冬至翌春猎捕,捕后去毛及内脏,煮肉,将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来,再放入锅内,炼去水分,放凉即得脂肪......
  • 《中药大辞典》:鸨肉拼音注音Bǎo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生境分布栖于空旷的草原上,善奔驰,常成群觅食,食物以植物质为主。繁殖于我国北部,迁至华北平原越冬。原形态大鸨,又名:独豹(郭璞),鸨(《饮膳正要》)。嘴铅灰色......
  •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别名蜜心果、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 napaulensis DC.,以根及果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创......
  • 拼音注音Bí Yā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功能主治《纲目拾遗》:“通关窍,治惊风,明目,定头痛,辟疫。““能追风发汗。“用法用量外用:搐鼻。制法《广大新书》:“造鼻烟法:香白芷二分,北细辛八分,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