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大辞典》:酪拼音注音Lào别名

    湩(《纲目》)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牛、马、羊、骆驼等之乳汁炼制而成的食品

    性味

    甘酸,平。

    ①《千金·食治》:"味甘酸,微寒,无毒。"

    ②《纲目》:"水牛、马、驼之酪冷;螓牛、羊乳酪温。"

    ③《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注意

    ①《养生要集》:"腹中小有不佳,不当啖酪,令不消。"

    ②《孙真人食忌》:"患痢人不可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中虚湿盛者忌之。"

    功能主治

    补肺,润肠,养阴,止渴。治虚热,烦渴,肠燥便艰,肌肤枯涩,斑疹瘙痒。

    ①《千金·食治》:"补肺脏,利大肠。"

    ②《唐本草》:"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肥疮。"

    ③《食疗本草》:"除胃中热。"

    ④《日华子本草》:"牛酪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

    ⑤戴原礼:"血燥所宜。"

    ⑥《纲目》:"润燥利肠,摩肿,生精血,补虚损。"

    用法用量

    内服:溶化冲。外用:涂摩。

    复方

    ①治瘾疹:酪和盐热煮,摩之。(《千金翼方》)

    ②治蚰蜒入耳:牛酪灌耳中,须臾虫出。(《广利方》)

    制法

    《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纵横搅之,乃倾出,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又干酪法,以酪晒结,掠去浮皮再晒,至皮尽,却入釜中,炒少时,器盛,曝令可作块,收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酪拼音注音Lào别名

    英文名Milk food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1.《唐本草》 驴乳尤冷,不堪作酪。

    2.《本草拾遗》干酪强于湿酪,牛者为上。

    3.《纲目》:酪、潼,北人多造之。水中、犊牛、羊、马、驼之乳,皆可作之。入药以牛酪为胜,盖牛乳亦多尔。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乳、羊乳、马乳、骆乳炼制而成的乳制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ese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炮制

    《钦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构,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构纵横搅之,乃倾出,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又干酪法,以酪晒结,掠去浮皮再晒,至皮尽,却入釜中,炒少时,器盛,曝令可作块,收用。

    归经

    肺;胃;大肠经

    性味

    味甘;酸;性微寒

    注意

    脾虚湿盛、胃寒泻痢者禁服。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益肺养胃;止渴润燥。主胸中烦热口渴;肠燥便秘;肌肤枯涩;瘾疹热疮

    用法用量

    内服:化冲,适量。外用:适量,涂摩。

    复方

    ①治瘾疹: 酪和盐热煮,摩之。 (《千金翼方》)②治蚰蜒入耳: 牛酪灌耳中,须央虫出。(《广利方》)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补肺脏,利大肠。

    2.《唐本草》: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肥疮。

    3.《食疗本草》:除胃中热。

    4.《日华子本草》:中酪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

    5.血燥所宜。

    6.《纲目》:润燥利肠,摩肿,生精血,补虚损。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藤拼音注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攀援状落......
  • 拼音注音Bái Pāo别名白泡儿、白草莓、白蒲草来源蔷薇科白藨Fragaria nilgeerensis 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续筋接骨。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
  • 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
  •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Yè出处《贵州植药调查》来源木犀种植物白蜡树的树叶,详“白蜡树皮“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生肌。复方①治经闭:白蜡树叶研末,用酒、水各半吞服,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钱,连服三天。②治刀伤:白蜡树叶捣烂外......
  •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Pí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山沟、林下。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地。原......